图文结合让学习更灵动

2019-08-30 09:51陈志红
考试周刊 2019年66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摘要: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是小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的知识点。但是由于数学学科枯燥性、概念性、抽象性都很强,所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很多小学生谈数色变。在这个基础上合理融入“数形结合”理念,让学生在看和想中体验数学知识,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方法;教学研究

数学在小学阶段属于难度最高的学科,同时也是令小学生最为吃力和头痛的学科。而且,根据教师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在接触数学、学习数学时都缺乏应有的兴趣,这说明改变教学方案势在必行。首先,数学是一个由图形和数字符号组成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如果可以将图、符号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感受知识原理,在学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将知识图形化处理,则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让课堂变得更灵动。其次,“数形结合”能让抽象的知识更具代入感,让概念性的问题变得直观可视,从而改变传统数学课生涩乏味的问题局限。所以对传统数学课程进行有效整改,融入“数形结合”机制,无疑是创造直观灵动、丰富有趣的课堂的关键所在。

一、 以图解数,捋清问题脉络

数学是数和图的组合体,缺一不可。在开展小学数学课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直观体验知识,把握数学概念,从而取得更有效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解答一些信息烦琐、内容相对复杂的练习题时,采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捋顺问题脉络。

如题:将一盒糖果平均分给三个人,假如每个人都吃掉了4颗糖果,那么剩下的糖果数量之和恰恰是原有糖果数量的1/3。求出原有糖果数量。这个问题难度较高,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往往把思绪弄得很乱。在这个基础上绘制出代表数量关系的图形,表示出吃掉的糖果数和每个人获得的糖果数,则可以让题干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图1所示。当然,图形的绘制的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出符合自身认知标准的图形。而在这个绘制的过程里,他们会逐渐深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之中,从而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都得到应有的增强。需要注意:有的学生在初次接触数形结合理念时会表现得不敢绘制图形,担心被老师责备。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用微笑教育纠正学生的不足。这样一来,反而会让学生放松紧张的情绪,大胆地投入到对“数形结合”的探索之中。

图1

二、 自主探究,感受另类解题

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重在实践。在开展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提供练习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动手、自主实践,借此让他们在反复探究和思考中感受另类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考虑到小学生的能力局限,教师也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互动,由此提升其探究效率。

如题:已知兔子和鸭子的总和为8只,它们的腿数共为22条,请求出兔子的只数和鸭子的只数。在围绕“数形结合”解答这道习题期间,学生可以自由设计图形,确保题干上的数量关系可以准确地体现在图中。譬如:先画出8个圆代表鸭子,然后再在每个图形的上面标注出两条竖线,共16条。由于已知条件提出总腿数为22,所以用22减去16得出6,即还缺少6条腿。这时再在原图上标出6条腿(每个圆添加两条,直到6条全部用完为止),便可推出最终的解题算式。在学生自主探究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和误区。这时,教师需要采用点拨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即使在绘制图画后,依然根据已知条件8和兔子、鸭子分别的总腿数进行计算,然后再计算最终答案。这种方法不但麻烦,且会浪费时间。

三、 课后实践,巩固学生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中,“数形结合”是一种高效性强的学习理念,也是提高小学生解题效率的关键。但是,因为任何学习技巧的掌握都离不开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练习,所以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提供合理的练习契机,以此让学生可以更扎实地掌握“数形结合”。

首先,教师可以遵循梯度性练习原则,为学生选择由易到难的练习项目,借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期间,教师也要合理引导学生采用转化思维,从图的角度或数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再在得出答案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记录整理。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后反思习惯。其次,在设计家庭作业期间,教师可以整理近年来奥林匹克竞赛中出现的习题,以两道为基准,供学生在课下锻炼。这种方法比起传统的题海战术更具优势,并且有助于学生掌握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和习题类型。需要注意:虽然“数形结合”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但是并非所有数学习题都可以使用“数形结合”。尤其是那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如果学生盲目使用,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哪种类型题更适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如何在该类型题中正确使用数形结合理念?”,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围绕“数形结合”理念开展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和运行原理。同时,能够改变传统数学课枯燥乏味的现状,让课堂更富有趣味性。最后,“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持续展开对“数形结合”的研究与实践,无疑是备课的侧重点。

参考文献:

[1]王秀荣.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8-19.

[2]王国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數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0-12.

作者简介:

陈志红,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明志小学。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