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推动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

2019-08-30 08:40双艳珍
求知 2019年7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京津冀协同

天津市津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全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日前,津南区委书记刘惠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结合津南区实际,请您谈谈您的认识和体会。

刘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极具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的进一步深化,是天津开展各项工作的思想指针和行动指南,是引领新时代天津发展的“元”和“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天津发展处于闯关口、度关山的紧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指导工作,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天津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激励鼓劲,为我们送来了温暖鼓劲的浩荡东风、新征程上的指路明灯、披荆斩棘的锐利武器。这是天津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大事、政治大事、发展大事。津南作为天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在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爬坡较劲、狠抓落实的关键时刻,我们要站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政治动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落实到推动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

全区上下正在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要进一步审视津南、精读津南、深耕津南,把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与津南发展实际、发展定位、发展任务、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京津冀是整体,津南是局部中的重要部分,推动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主动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津南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北京为招商引资引智的主攻方向,加固驻京办前沿阵地,加强与市驻京办、协同办、国家相关部委的密切联系,想方设法多引进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培育推动津南转型升级、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在落实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上升级加力、展现作为。

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对此您是怎样理解的?津南区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措施?

刘惠:“瓣瓣同心”,是指京津冀要一体化规划、一体化落实、一体化发展。“瓣瓣不同”是指要立足各自实际,精准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条主线,立足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环境、构建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人文、营造海晏河清政治生态”这个基本思路,做实做好做透“五个一”重点工作这篇大文章,不断展现津南作为、体现津南担当。“一屏”,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以绿色生态屏障纳入京津冀东部生态走廊为契机,对标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建设,在已建成7710亩绿色生態屏障起步区的基础上,高标准完成好今年1.87万亩造林任务,建成海河南岸绿色生态廊道,打造绿色生态屏障起步区二期滨水带状公园,提升海河故道生态公园等点位的绿化水平,让“一城两芯三区、四廊五带九节点”生态空间布局日益凸显,把津南建设成为守护天津、守护京津冀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屏障。“一谷”,精心打造“天津智谷”。以津南开发区为主体,借助海河教育园区的科教和人才资源,改革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天津智谷”。突出“天津智谷”中“智”的概念,充分发挥央企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桥头堡”作用,优化整合现有园区企业资源,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汇聚孵化器、创新中心、数据银行、人工智能学院创新基地等各要素,打造“天津智谷”核心区。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公司、华为物联网创新中心、甲骨文公司、神州数码、中关村智造大街等企业合作,精心打造海棠众创大街,大力推进“智慧津南”建设,升级区域经济大脑,为传统企业赋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一展”,加快推动、全力配合国家会展中心建设。在国家会展中心一期展览区、综合配套区及能源站土地全部出让的基础上,全面配合剩余14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国家会展中心建设。加快制定会展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强周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科学配套、合理布局,精准搞好产业发展对接和基础设施对接。充分发挥会展中心建设带来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积极吸引北京会展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会展商务、金融结算、高端酒店、广告传媒、现代商贸、科技服务等相关产业,打造国际融合度高、带动作用好、辐射京津冀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高质量办好2019中津防务车辆装备展,为会展经济发展开好头、练好兵。“一带”,打造海河中下游高端服务业发展带。充分利用全市“一展一带一楼”发展的机遇,在推动“展”“带”“楼”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以国家会展为核心的会展商务区,加快推进葛沽镇城市综合开发PPP项目。紧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特色小镇,深入挖掘葛沽、小站、八里台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建成产城人文融合增长极、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名片”。盘活现有楼宇载体,拉动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物流仓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广告传媒等服务业快速融合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做足会展经济文章。“一稻”,落实小站稻振兴计划,做优做强小站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小站稻发展为动力,着力在小站稻的“源”“魂”“种”上下功夫、作文章,提升现有3.1万亩稻田,建设7200亩小站稻示范种植区,实现集中连片发展,让小站稻“看得见”“摸得着”“吃着香”。进一步做大做强金谷集团,不断提高小站稻加工能力,提升小站稻的品牌形象和品质标准,积极发展农业体验经济,发挥小站稻作展览馆作用,举办“稻米节”,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生态功能叠加,焕发小站稻的生机和活力。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一屏”,我们知道,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双城中间地带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津南区在全市占地总面积最大,您在这方面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刘惠: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双城中间地带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是我市修复生态环境、避免城市盲目扩张、拓展绿色空间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2018年8月23日市委市政府在津南召开现场办公会,市委书记李鸿忠强调,津南要紧紧抓住建设绿色生态屏障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开创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全市提供示范作用。

为把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津南的新时代新要求新定位上来,我们从解决“怎么认识”“怎么定位”“怎么干”这三个问题入手,切实增强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是深入开展以“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走出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首先解决“怎么认识”的问题。从2018年9月13日开始,集中两个月的时间,紧紧围绕15个专题在全区深入开展学习讨论,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进行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使全区上下深刻认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大意义,真正理解舍“小”得“大”、舍“近”得“远”、舍“末”得“本”的辩证关系,把坚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每一个党员干部群众,使全区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增进共识,为推动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二是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着重解决“怎么定位”的问题。我们紧密结合津南工作实际,集中全区人民智慧,形成了“建设绿色环境、构建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人文、营造海晏河清政治生态”的发展思路。坚持从高起点规划入手,完成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规划编制任务大纲,完善津南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制定《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规划策划方案》,做好二、三级管控区规划策划,形成一、二、三级管控区协同发展的整体合力。按照全市现场办公会的经验做法,津南区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8个镇召开现场办公会,逐一研究问题,找准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共谋绿色高质量发展。三是狠抓任务落实,切实解决“怎么干”的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在津南现场办公会指出的问题和自查出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明察暗访问题整改清单》和《津南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重点工作任务清單》,“两个清单”明确了问题整改落实和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的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在大讨论活动进行到第35天、取得初步成效的时间节点,召开了“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走出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誓师大会,以立“军令状”的形式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逐一明确了牵头区领导、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横下一条心,关死后门,为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推动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甩开膀子干起来。

现在,“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推动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已经在津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五个一”重点工作开局良好、顺利推进。下一步,我们要牢牢扛起肩上的政治责任,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津南的新时代新定位新要求,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力推动  绿色高质量发展,把津南这块“黄金宝地”中的“宝中之宝”,打造成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绿宝石”。

记者: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请您谈谈津南区是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

刘惠:推动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的受益者也是人民群众。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津南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以十项民心工程为引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发挥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作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搞好服务对接,多渠道、多形式提高群众收入。鼓励有创业能力的人积极创业,做到给政策、给空间、给服务,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紧紧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供给,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让津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深入开展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时代风尚”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让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二是以恪守为民情怀为引领,切实抓好助困帮扶工作和人居环境治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未拆迁整合村培育试点,摸索经验,探索和丰富发展路径,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大产业帮扶、结对帮扶力度。深入落实天津市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洁三年行动,以双桥河镇西官房村为样板,推动未拆迁整合村持续打好清脏治乱“歼灭战”,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因地制宜进行植绿增绿,打造天蓝地绿的田园风光,建设美丽乡村。加大困难群众帮扶力度,把各项帮扶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区镇两级增加民生兜底资金投入,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做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扎实推进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把帮助对口帮扶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确保到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三是以强基固本为引领,切实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强基固本。实行“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不断强化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坚持服务与治理并重,创新便民服务机制,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为群众提供更多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提升共治善治水平。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20条措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退役军人实际困难,充分调动退役军人投身津南发展大局的积极性。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继续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深入排查化解各类隐患,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京津冀协同
融合绿色生态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
构建绿色生态德育课堂的研究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