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情感化体验下手机UI的交互设计研究

2019-09-03 01:06李冠宇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情感化情感用户

李冠宇,秦 杨

(1.广西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广西 南宁530007;2.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随着4G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机也迅速发展更新,至今已基本成为移动终端。2016年,中国的手机普及率已经超过96部每100人。同时随着AI(人工智能)和5G时代的来临,手机的交互设计也将面临更多的可能性,手机也逐渐从传统的通话和短信功能转变为娱乐和休闲,即用户开始关注UI的交互体验。如何让软件操作变得舒适、简单和自由,以期达到愉悦的操作体验,也是当下UI设计师们的首要任务——情感化设计。这种情感化设计最常出现的领域是在用户遭遇挫折时或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等待时,通过UI设计转移用户的注意力或化解用户的负面情绪,减少用户的流失[1]。文章将在UI交互设计发展现状基础之上,通过UI设计、交互方式和交互体验来分析情感化体验在UI交互设计中的应用,为增强手机UI交互设计的趣味性和体验感提供有效的路径和方法[6]。

一、手机UI交互设计存在的问题

手机UI交互设计是近些年在国内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1]。其涉及面较广,包含游戏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广告设计等,对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和设计能力要求较高,但由于设计水平的参差不齐,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问题有:

(一)UI设计视觉元素的单一化

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带来了手机外观设计和软件应用的同质化[2],UI风格、APP形状和风格辨识度不高,某些国产品牌手机的UI设计就存在APP分辨低、APP图形与图标外轮廓适配度不高,造成图形的不完整。同时由于手机主题的滥用,使手机桌面APP无法从背景中凸显出,导致视觉疲乏。严重影响用户与手机的交互性,情感化体验较差。

(二)UI设计信息冗繁堆砌

由于部分UI设计师受到知识水平和艺术素养的限制,在设计APP时,很少去做“减法”,对主题下的APP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还存在信息的强行植入,较为简单粗暴,也许主题传达内容明确,但无法使人得到美的享受,且易造成视觉疲乏,进而对手机UI的良性交互减弱,甚至产生对该手机品牌的“负面情感体验”。

(三)UI设计中“本能设计”不够完善

“本能设计”是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博士中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是视觉动物,对外形的观察和理解是出于本能的。如果视觉设计越符合本能水平的思维,就越容易让人接受[3]。因此“本能设计”即是UI设计应尽量满足用户常见的思维逻辑和操作习惯,是一种显性的设计体系。但目前国内手机一些UI设计仍存在用户操作复杂化的问题,关键信息缺乏提示,内容展示不够直观,占用大量用户的学习时间。

(四)UI系统反馈缺乏人性化

用户在进行手APP操作时,往往手机不会出现及时的系统信息反馈,导致用户会出现重复操作的可能,从而导致系统延迟和强制退出的可能性。诸如在点击APP时,因网络延迟导致用户等待的时间,应及时给予温馨提示和抱歉。同时,在系统反馈设计上,很多APP只是单纯文字提示,缺乏动态图形辅助,影响用户情感体验。即使有文字提示,也存在语气过于生硬的现象。诸如“网络慢,请等待”和“网络延迟,请耐心等一下哦”两种不同语气的系统语言反馈,也会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后者也许会给用户带来更为舒适和亲切的心理感受。

二、手机UI的情感化体验交互设计发展路径研究

从功能转化论角度来看,人们常把产品的要求归纳为:“适用、经济、美观”,这里集中反映了对产品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要求。产品审美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对产品形式的创造,我们可以从产品形式因素的背后发现产品从实用逐步向认知和审美转化的轨迹[4](P52-54)。因此,手机作为一种智能产品,当它功能性发挥到一定程度后,开始逐步从实用转化为审美。同时设计师也应把当下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创作的源泉。手机UI设计如何实现和人更好的交互,能够想用户所想,想用户所没有想,即满足用户的现实性需求和潜在性需求,让人和产品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和舒适,这就需要将情感设计融入到UI交互设计中。

(一)提升感知体验

感知体验即包含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第六感官等反馈的心理感受[5],这就是人们在对产品形成基本印象后产生的认知,是实现产品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前提。提升UI交互设计中用户的感知体验,并不是单纯将UI设计的炫目抢眼,而是让UI设计具备优良的图形设计审美之外,其对应的功能设计和内容展示应与之完美的匹配。同时UI图形作为企业形象、内容展示和理念传达的符号,其造型和色彩都应尽量简约大方,不应冗繁堆砌,同时还应考虑目标群体可接受的范围。如从符号学中关于产品语言的构成与应用,勒维提出了“MAYA”阈限,即最先进而又可接受。对产品语言的创新和变化提出了一种规范。产品造型的新异性或产品语言的变化程度要以人们能够接受为限度,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4](P176-177)。这就要求手机UI图形的字体、色彩和线条等设计语言必须适度且可让用户易于接受。例如淘宝、京东、淘票票等电商平台APP都是以橙红色系为主(图1),首先橙红色系本身具有强烈的情绪属性,代表着热情、奔放,能够激发人的点击和购买的欲望,同样详情页中购买按钮也使用橙红色系作为背景。

图1 淘宝APP、京东APP、苏宁易购APP

(二)提升逻辑认知体验

图2 ofo共享单车操作界面

逻辑认知体验是用户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操作习惯在UI交互设计的逻辑中得到反馈的心理体验。也就是唐纳德·诺曼提出的“行为设计”,即要讲究效用,重视其性能。设计师应根据“行为设计”理念分析UI交互设计逻辑的可行性。确保APP的运行结构、操作参数贴合实际,符合人机工程学。诸如人们在打开APP中某一图片时,应能够通过下意识的两个手指放大缩放来操作图片比例,通过手指触屏双击下图片可以进行详情页面等;在输入连续数字时可以自动跳转到下一个待输入空格,避免重复触屏操作。符合逻辑的UI设计也必将带来更为舒适和方便的交互体验,会让用户产生对该种UI设计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从而传播其品牌价值。例如ofo共享单车操作界面(图2),它的产品主要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一键扫码快速用车的服务[3]。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页面最醒目的就是“扫码用车”的黄色按钮,用户无需思考直接扫码用车,直接、高效,满足了用户最直接的需求,符合行为设计的需求和逻辑认知的体验。

(三)提升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指用户与智能手机UI交互后产生的心理感受和感性诉求。良性的交互可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影响用户的情绪。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教授就认为设计的情感要素比实用要素更为重要,是一件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3],这也是他提出的“反思设计”,即用的产品可以满足我们长期时间内的情感满足。可以满足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多种需求。 提升UI交互设计的情感体验就是要让手机内的APP和对应的功能应具备易用性。且须有一定的操作乐趣,通过色彩、轮廓、线条和呈现方式拉近于用户的距离,让用户能与手机“对话”,提高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如近些年国产手机品牌华为举世瞩目。除优异的外观设计和性能外,其手机UI设计也十分人性化,诸如华为手机的情景智能UI设计中包含停车时长,快递跟踪查询,出行提醒、信用卡还款信息等,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仿佛随身携带的“电子秘书”。在今年,华为又推出了EMUI9.1全新手机主题界面(图3),是以“瞬间美学”为设计灵感,主题下的APP简洁明晰,神形兼备,将关键信息直接展示。同时以微写实的方式,融入自然生活元素,给用户带来更为统一和舒适的视觉观感和情感体验。

图3 华为手机EMUI9.1全新主题下的UI设计

三、基于情感化体验下手机UI交互设计案例分析

当下,国内品牌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尤其自2017年后手机出货量达到4.59亿部,同比下降4%。经过1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市场的手机渗透已经接近饱和,接下来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将是新的竞争点,UI交互设计中的情感化体验至关重要,尤其是AI和5G时代的来临,传统的UI交互方式会产生更多质的变化。国内手机品牌也为此做出更多的优化和改良。

(一)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革新的小米手机,UI交互体验更随心

小米手机在今年推出的全新 MIUI 10,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革新。视觉上,我们以“全面屏”为设计核心,加入属于全面屏时代的操作手势,打造完整、开阔的 UI 体验;听觉上,我们带来了“自然”“变化”“令人愉悦”的声音系统,在解决通知打扰的基础上,开启一场美妙的声音之旅[7]。其最具情感体验的就是“会说话的闹铃”,在现代社会,闹铃对于职场的人们至关重要,却又因为吵醒一次次美梦而感到厌烦,缺乏良性的情感体验,但小米的闹钟优化也许可以让起床变得更美好一些,即在闹钟铃声里,新增了天气动态起床铃,不同的天气情况下,播放风格适宜的铃声,同时人声播报当天天气和问候语,在被温柔唤醒的时分,掌握气象概况(图4)。

图4 小米手机MIUI 10全新主题下的闹钟的UI交互设计

(二)阐述全新系统美学的OPPO手机,感受年轻、柔和的无界之美

OPPO手机Color OS6系统创新引入了 AI 学习技术,深度学习应用使用习惯,实现 APP 进入后台20分钟内智能判断是否冻结。从本源审视恶意应用自启动损耗电量问题,持续节省电量可达6%。解决了手动清除后台应用持续运行的烦恼。这是OPPO手机UI交互设计中“行为设计”范畴的一大创新,在充分了解用户习惯后智能判定的结果,提升了用户与手机的交互体验[8]。同时Color OS6系统提供的Breeno情景建议也十分人性化,不需要任何多余操作,智能提示用户的需要。出行、驾驶、居家、观影,各种场景都让用户省力省心。该系统还为年轻人带来福音,即为了年轻人的极致游戏体验,设计师在游戏音效上下足了功夫。游戏中戴上耳机,立即感受游戏内杜比音效。以《绝地求生》游戏为例,左前方枪声、右后方汽车声立体逼真呈现,仿佛置身实战。

(三)全新EMUI9.1质享生活的华为手机,性能革新,诠释畅快的交互体验

华为手机全新EMUI9.1系统除了UI视觉感受上进行了优化,在性能上也进行了更多的提升和改良,系统流畅度更高,也使UI交互体验具备了更多的科技感,如全新的超级文件系统EROFS,再度升级用户的体验,随机读取速度平均提升 20%,疾速响应用户的操控[9]。同时还增加了AR 测量工具,轻松操作,即可准确测量长度、面积、体积。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更能准确测量身高。HUAWEI Share 一碰传也颇具科技感,实现了手机与笔记本间的随时互通:轻碰一下,图片、文档、视频疾速互传;手机摇动后碰触,可实现对笔记本最长 60s 录屏功能,并保存至手机,智慧易用,速度飞快,让用户无时无刻随心分享。

四、结语

任何一个产品都应兼具技术美和艺术美,技术美便是唐纳德·诺曼博士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到的“行为设计”,艺术美则是“反思设计”,最终都要符合“本能设计”。UI交互设计作为当下智能手机等相关设备的虚拟产品,也同样需要美观和易用。优异的性能、有趣的创意、新颖的主题、暖心的文案等都会给用户带来良性的情感交互体验。5G和AI的即将到来让智能手机的集成化功效更加突出,未来人机交互将更加频繁和便捷,UI交互的情感设计摆在了突出位置,与其说是UI交互设计,不如说是UI 的情感体验设计,更是人的设计。

猜你喜欢
情感化情感用户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化办公空间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