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的依据、体现与路径

2019-09-09 16:02王东黎田
人民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时代

王东 黎田

【摘要】理论武装走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本领。从党的政治属性、党的建设演进和全面从严治党来看,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主要体现在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定的理论自信、扎实的理论学习、灵活的理论运用和丰富的理论创新等方面。新时代,要把理论武装置于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全局中进行部署和落实,不断提升理论武装的政治性、人民性、系统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 理论武装 理论强党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把理论武装视为管党治党的光荣传统和重要任务。正是由于科学理论的坚强武装,党才能够不断战胜艰难险阻,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系统回答了如何继承、落实和发展理论强党等重大课题,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理论武装的基本依据、具体体现和主要路径。

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的基本依据

首先,从党的政治属性的理论依据来看,理论武装走实是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坚守党的政治定力的本质要求。理论认同是理论武装的基础和前提,表明理论认知主体信服理论所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许多革命者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寻求自身解放道路的行动指南。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基础和比较优势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无产阶级政党就难以做到彻底的思想解放,难以保持先进的思想觉悟。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作为应对各种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使党在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中不变质,不走老路、歪路和邪路。

其次,从党的建设演进的历史依据来看,理论武装走实是巩固党的思想基础,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党的奋斗史、建设史也是一部理论武装史。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古田会议、延安整风,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党内教育活动,强化理论武装都贯穿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人民性和科学性确保党的建设能够科学、持续和深入开展。理论武装不仅是党的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党的建设效果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在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的同时,明确了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明确了坚定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新时代通过理论武装走实,有利于强化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培养广大党员的政治担当,从而凝聚起全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力量。

最后,从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依据来看,理论武装走实是增强党的领导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关键保障。理论武装的质量和水平,体现了一个政党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高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首先落实理论武装的从严,使广大党员在开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方向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即通过理论武装走实推动广大党员认识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部署;树立正确的方向观,即通过理论武装走实增强广大党员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通过理论武装走实培育广大党员的品质修养和精神追求。

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的具体体现

第一,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体现在高度的理论自觉上。理论自觉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身指导理论的本质要义、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价值意蕴具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界定。高度的理论自觉是理论武装走实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解放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发展规律,解决时代课题,引领社会发展。近年来,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党内出现了一些对理论自觉的错误认识,例如“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马克思主义不够准确”等。这些错误认识的产生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发展局势更加复杂多变,通过高度的理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现并解决当今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二,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体现在坚定的理论自信上。理论自信不是基于特定意识形态和政治目的而产生的盲目价值推崇,而是综合历史变迁、现实环境和未来趋势而形成的理论底气和理论定力。理论自信既是理论武装走实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论武装走实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为增强理论自信提供了实践基础。理论自信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认同。在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科学理论的本质要求,深刻总结成功实践的宝贵经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更加坚定理论自信,确保理论武装不受各种错误理念的影响。

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協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

第三,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体现在扎实的理论学习上。理论学习是理论武装的主要内容,党的理论学习与党的事业发展、党的自身建设相伴。新时代,党在统揽“四个伟大”的宏伟目标中,更加需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提高新认识、增长新本领。扎实的理论学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能够树立明确的理论学习意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党员不应以“理论素养高”“平时工作忙”等各种借口放松学习、逃避学习。二是能够树立正确的理论学习方向。在理论学习中要认真理解和把握理论所指明的前进道路和行动规划。三是能够坚持科学的理论学习态度。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做到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第四,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体现在灵活的理论运用上。理论运用是理论武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充分体现了理论武装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特征。理论武装走实,表明理论被完整和熟练地掌握,并能够被灵活地运用到具体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与时俱进,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事关当代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将理论体系中的各项具体内容与实践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紧密对接,廓清阻碍实践发展的思想障碍,更好地发挥理论武装的指导价值。同时,理论运用的过程也是审视理论适用性的过程。通过理论运用,有利于及时反馈理论武装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了解实践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和发展理论。

第五,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体现在丰富的理论创新上。理论是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的规律性认识。随着具体实践的变化,理论需要适应性地完善。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深刻总结,而理论创新又引领新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新时代是需要理论指导并能够实现理论创新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論创新的最新成果。随着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也必将更加丰富。

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的路径探析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新时代理论武装的政治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从“为什么讲政治”的高度理解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的极端重要性,从“怎么样讲政治”的深度把握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实的要求和方式。首先是坚持政治领导。党的领导首要是政治领导,要加强党中央对理论武装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政治领导贯穿于新时代理论武装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内容,使党中央关于理论武装的战略方针和具体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理论武装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其次是强化政治担当。广大党员在政治上、党性上的坚定是推动理论武装走实的关键要素,要求广大党员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理论武装作为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最后是恪守政治原则。广大党员应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方法武装大脑,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二是牢记初心使命,提升新时代理论武装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离开人民的理论武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时代理论武装要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一方面,要坚持理论武装从人民群众中来。要自觉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增强理论的科学性,提升理论武装的水平。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将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党的理论武装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武装到人民群众中去。用理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理论武装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推动党的理论武装向人民的理论武装延伸,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提供科学、强大的思想指引。

三是做到学深悟透,提升新时代理论武装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体系健全,必须将全面性与针对性统一起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统一起来,将阅读经典与思考现实结合起来,系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和早期发展,感悟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广泛影响。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和重大成果,结合党史、国史理解“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必然逻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国家和世界的角度深刻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自觉用新思想指导新工作,完成新任务。此外,还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

四是坚持常学常新,提升新时代理论武装的及时性。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复杂变化,要求理论武装能够及时跟进。首先是及时阐释新情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会产生许多新变化、新情况和新事物,需要我们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和解读。其次是及时解决新问题。新时代所产生的诸多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分析各类矛盾和挑战,及时化解和消除危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风险隐患。最后是及时学习新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这要求广大党员及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相关工作的重要指示。

五是健全保障机制,提升新时代理论武装的实效性。理论武装走实最终是体现在广大党员的具体行动和实际工作中。和党的其他工作一样,提升理论武装必须联系实际、立足实践、注重实效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否则便沦为搞形式、走过场,使理论武装演化为理论懈怠、理论蜕化。理论武装实效性必须通过相应的机制提供保障。首先是通过党内法规对理论武装进行明确规定。通过完善和制定相应的党内法规,有利于将理论武装的具体要求明确化和规范化,为理论武装提供法理依据。其次是建立理论武装监督机制。加强对理论武装工作的日常监督,有效防范和解决理论武装观念淡漠、理论武装措施乏力等问题。最后是完善理论武装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总结理论武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现、宣传模范典型,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理论武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0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② 杨德山:《将思想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8年9月7日。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