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策略探析

2019-09-10 07:22王爽
兰台内外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档案档案管理高校

王爽

摘 要: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既关系到高校学生的教育水平,同时影响着高校的自身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档案管理落后、档案管理重视度不高等问题,为此需要更新传统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与理念,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变化,分析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档案管理

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价值的材料,更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的真实记录,对高校未来发展、办学规模的拓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意义。高校教学档案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不仅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评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然而,随着网络信息量的不断增多,数据信息的种类与数量也在不断拓展。由此,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在大数据时代下,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形成一定的冲击。因此,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应与时俱进,迎合挑战,找寻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档案管理质量,进而促进高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变化

1.高校教学档案管理量的变化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具有档案的一般属性,具有原始性、全面性、真实性特点。因而,高校教学档案是其他文字材料无法替代的重要凭证。一方面,深入挖掘教学档案中的信息,能够从判断中总结出符合国家政策的高校未来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大量教学档案的分析,能够找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向,进而使高校教育教学更好的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而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管理人员不用将精力花费在寻找教学档案中,而多更的关注于找寻数据相关的信息,以此信息与高校教学档案相融合,通过思维活动进行判断,进而明确高校教育教学未来发展形式。这一形式的变革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从量变转化到质变。

2.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的变化

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教学档案管理形成一定的冲击,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生成较多的信息数据,传统教学档案数据形式不能够满足当前高校发展形式。而大数据能够为高校提供多元化的数据,为高校数据分析提供保障。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借助大数据信息量大的特点,将所有学生信息都归纳到档案库中,便于档案管理人员找寻数据,节省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并且提升工作效率。大数据能够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提供强大的存储空间,能将高校教育教学资料、学生管理资料、教师资料等都归纳到数据库中。而高校有效的运用大数据技术管理教学档案,也是高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档案管理落后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都能够与时俱进,配备了信息化管理软硬件设备,满足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与此同时,数字传播方式生成与电子载体的大量运用,促进高校教学纸质档案管理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然而,遗憾的是高校档案管理仍处于落后形式。一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库构建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实现教学档案系统化管理模式。究其原因,是高校专业化教学档案管理人才缺乏。

2.教学档案管理资源开放利用滞后

在高校以往教学档案管理中,开展纸质教学档案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完成档案管理。因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为高校提供证明或者是查阅档案,并且档案管理人员将过多的精力都放在查阅档案中,使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不高。而这种教学档案管理模式不能够满足高校未来发展需要。新时代下,要求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为高校未来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还应该具备分析、处理、整合教学档案能力,借助大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由于长期处于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在工作方式与观念上会没有全面转变过来,导致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滞后,影响到高校未来发展形式。

三、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策略

1.构建数字化教学档案管理模式

教学档案管理是一所高校的发展史,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较多的教育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在以往都是运用纸质形式保管,不仅管理模式落后,而且耗费人力与时间,使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底下。因此,高校应与时俱进,构建数学化档案管理模式。组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整合档案,将一些重要的档案率先进行数字化管理模式,之后在依次保存教学档案。实现数学化教学档案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够更好的保护好档案,另一方面,增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使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找到想要的档案,节省时间与人力,进而提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服务质量。同时,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监督与指导管理模式,高校应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并且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增强指导,提升档案管理科学性、针对性。

2.加強教学档案管理标准化

新时代下,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不仅为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模式提供保障,还能为高校教学档案网络化管理模式提供便利性。据调查而知,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并不具备系统化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与准则,同时一些院校在设备上并没有配备齐全,导致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且这种档案管理模式也不能够满足学生信息化管理需要。因此,高校应加强教学档案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制度系统化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与制度,进而为提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在档案管理制度构建中,应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范,立足于高校当前、未来发展形式,实现制度构建的权威性、可行性。大家知道,在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历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数据信息,以往管理模式都是纸质形式,单骑并不能够更好地管理好这些数据。而实现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能良好的保护这些纸质资料,还可以将原始数据进行整合,并借助大数据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与成效。此外,在高校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形成之前,工作人员应做好纸质档案的保护工作,延迟纸质档案生命周期,进而为实现高校教学档案数学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3.树立“人才兴档”思想

教学档案工作者、管理者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对于高校而言,应不断的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与工作者综合素养与专业化档案管理能力,为他们提供学习平台,构建一支优秀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队伍,增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素养,使其更好的为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服务。首先,高校应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視度,为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不断提升他们思想政治素养与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其次,加强培训工作,根据当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需要,设置教学档案管理培训方案,使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增强他们计算机运用能力、档案信息获取以及分析能力,使其更好的运用大数据技术获取档案数据信息,为高校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第三,要积极聘请高素养、专业化人才担任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努力构建一支优秀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团队,进而提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平。

4.提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与运用水平

高校针对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所占用的空间比重形式,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度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对高校教学电子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有效性,构建电子档案检验、接受、鉴定、运用、保管等制度,以此增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资源的运用能力,进而实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同时,根据有标准、有计划的思路,制度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发展规划,使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有计划的实行,促进网络数据信息的进一步运用,进而满足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发展需要。

四、结语

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很高价值的材料,既关系到高校学生的教育水平,也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发展。故而,高校理应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具体而言,要通过构建数字化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加强教学档案管理标准化、树立“人才兴档”思想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与运用水平,促进高校教学档案系统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全面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鹏.浅析高校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档案,2018(11):57-59.

[2]初雪.从本科教学评估角度谈加强高校设备档案管理的意义[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5):65-69.

[3]尹黎莉.“蓝墨云”微媒体在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4):196-197+200.

[4]周建琼,熊岸枫.高校预科教学档案管理的精细化过程与便捷化途径的技术层级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7):162-164.

猜你喜欢
教学档案档案管理高校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加强高校教学档案建设和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略论基层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