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初探

2019-09-10 22:03蒋进超李正明
电子商务 2019年4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物联网

蒋进超 李正明

摘要:本文将结合物联网技术特点,分析其对传统居民消费环节中涉及到生产模式、消费者支出、消费方式、消费环境、消费者权益保护五个主要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伴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已经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居民消费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居民消费;消费模式;扩大消费

引言

物联网技术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智能基础设施革命,预计到2030年,将有100万亿个传感器被链接到物联网上,其能够有效做到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将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物联网的核心是互联网,是互联网功能帕累托改进。当前现状仍然以互联网为核心来提升居民消费的主要形式,互联网技术也有其内在缺陷,如技术层面上有互联互通不充分、感知不及时不彻底、缺少智慧型计算与支持等问题,在应用层面有信息分散性、靜态性、片面性、虚假性等不足。随着传感器、网络组网技术、通信传输技术的突破和成本降低,智慧感知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突破重点的物联网技术在居民消费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1、物联网技术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

1.1利用物联网技术变革生产消费模式

1.1.1为传统生产消费流通模式提速增效

智慧农业、智慧工厂、智慧物流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对现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产生了巨大变革作用,在消费品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都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例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5团的棉花精准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该项目建设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50万亩,主要种植新陆早62号棉花品,利用物联网技术如加入温湿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方向控制器等对生产基地进行改造。通过棉花精准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如下三点: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每亩节水量40-60m3,按照核心区1万亩计算,节水40万m3,节水效应明显。二、提高化肥利用率。采用测土配方精准施肥,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平均每亩节肥10%以上,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减轻棉花防病虫害影响。采用精量喷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害影响、减少有害农药产品的环境污染、提高棉花质量。

棉花精准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利用先进的农业物联网生产技术制定农业高效生产方案,将生产控制措施实时发送到示范区种植区域,促进作物产量、质量逐步提高,为农产品加工在源头解决了原材料的质和量的问题,对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农业消费品的供给提速增效。

1.1.2创造新生产消费模式

互联网技术和虚拟感知技术的特点会在一定程度创造新的生产消费模式,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供给。例如生产消费互动模式——魅族社区。2007年时,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魅族社区以供开发者和消费者在线交流讨论产品设计等共同关心的话题,注册会员达到3000万以上,日发帖10万个以上,是一个极为活跃的在线虚拟讨论平台,显示出这种生产消费互动模式旺盛的生命力。此类模式由大公司主导生产消费过程,消费者在网络社区平台讨论,对产品设计制造提出改进意见以求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由于互联网的便捷高效特性,此种模式能在短期内对于产品的设计制造等问题进行沟通反馈,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丰富了产品的种类以供消费者选择,在一定程度起到刺激消费作用。

从以上现有的生产消费互动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显现的巨大创新作用。未来在生产消费者互动模式过程中可以加入VR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等物理条件的限制,在虚拟的空间中和生产者无缝沟通,更加深层次和高效地到参与到产品设计制造中,以更快速度和效率将满足消费者期待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物联网技术无论是在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还是在新时代生产制造模式中,都将起到关键作用,将会极大提供消费品的数量和种类,这对于扩大居民消费来说具有巨大作用。

1.2 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提高消费者支出水平

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基于效用最大化原则决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消费和储蓄额度。我国居民消费实际支出除了各期可支配收入外,消费信贷也是一个重要来源。本文分析此理论同时考察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实际情况,探讨物联网技术如何提高信贷水平从而提高消费支出水平。根据易观数据,2017年国内除住房贷款外消费信贷总量达到了4.15万亿元(含住房信贷的信贷总量约27.9万亿元),消费信贷占GDP比率达到2017年12.32%,相对比发达国家如美国20.26%的比率,中国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金融信贷模式存在的信息来源单一与不真实等不足,物联网背景下消费信贷主要呈现以下几点进步:

(1)扩大消费信贷信息来源。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中的大量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和各个互联网平台如社交、购物、出行等,可以获取多维度信息,其触及到传统信贷未能获信的领域,获取海量信息以供分析。

(2)实时感知、更新确保信贷信息真实。在消费信贷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布置恰当的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实时收集真实、客观的客户数据,剔除传统信贷审核过程中主观录入信息存在的道德风险等不真实数据。

(3)扩大消费信贷余额规模。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原来的授信群体从白领、大学生等有一定程度信用记录群体扩展到农民工等少量信息记录的长尾群体,降低授信门槛,促进小额信贷的发放,扩大消费信贷余额规模。

(4)降低信贷成本,提升服务效率。通过布置传感器控制器获取线下物理数据,结合互联网线上虚拟数据,利用物联网技术自动分析消费信贷指标,缩短审核时间、简化审核流程,提升效率,做出精准的授信额度判断,从而降低获取信贷成本和信贷消费成本,有利于提高社会长期消费能力。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信贷规模、降低信贷的违约率和信贷成本,增加居民可支配消费支出,促使居民消费预算约束曲线向右上移动,这对于扩大居民消费总量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1.3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消费方式

物联网技术对现有消费方式变革的方法是通过智慧感知打破线上线下消费方式的天然壁垒,使现有消费方式和消费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物联网技术对消费方式影响最明显的应用就是当前十分火热的共享经济,例如共享单车模式。截至到2017年底,共享单车用户总数超过2.2亿,占网民总数的28.6%,成为一种现象级消费品。共享单车依靠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进步,例如车与手机互联的过程主要基于蓝牙开锁原理、2G通信开锁模组原理、基于eMTC、NB-IOT开锁原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举解决了阻碍共享单车发展的三个痛点:一、损坏、盗窃等管理问题。二、固定桩等用户体验问题。三、免费运营等盈利问题。根据中國信通院2018年的统计数据,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后,其包括私家车、网约车、出租车在内的小汽车总体使用量减少55%。在以膜拜单车在北京骑行量最大的三个区域——国贸、金融街、中关村为例,2017年上半年拥堵延时指数比去年下降了16%、10%、7%。

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在出行、购物、支付、体验等方面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不仅极大提升消费效率,还有效降低了消费成本,对于扩大居民消费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1.4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善消费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时更加注重消费环境质量的好坏,所以未来的消费环境对于提高消费水平越来越至关重要。良好的消费环境不仅包括购物的便利性、时效性,购物场景的装饰水平、物品摆放等物质环境,还包括便利、舒适等体验环境。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不仅可以改善现有的消费环境,而且还可以开创新的消费环境——虚拟环境购物、虚拟和现实结合购物等不同的消费环境,不仅在工业消费品领域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而且在零售业商品销售过程中已凸显出较大潜力。

例如阿里巴巴公司在2016年11月1号推出“buy+”项目和“造物神”计划,利用VR/AR技术,打破原有物理条件限制,让用户有机会在家畅游梅西百货等7个商场。虚拟感知购物技术让消费者穿戴上智慧感知设备,在家就能进入虚拟环境中畅快购物,创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不仅可感知商品的基本信息,还可以感受种类繁多的商品带来的不同消费感受,降低消费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增加消费的多样化选择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地刺激扩大消费,提升消费水平。

1.5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

在考虑如何提升消费水平时,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具有正相关关系。考虑物联网技术的互联互通、实时感知等特征,在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保护上有切实的提高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物联网RFID酒类防伪系统项目,主要特征如下:一、可靠的安全防伪。酒瓶中安装有全球唯一且不可复制ID的RFID电子标签,在出厂已经录入酒品标准、出产日期等信息,消费者通过NFC手机或者web联网查看该类酒的全部信息以判断真伪,可有力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二、可靠质量监督。实时记录监督酒品生产流通等环节质量信息,以电子标签内部记录信息和运维管理平台记录信息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破解现实维权过程中取证难等繁琐问题,减少维权成本,提升维权效率,有力保障消费者求偿权、监督权。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智慧感知技术,在真实和虚拟空间中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感知信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从而扩大消费需求,这对于扩大居民消费有着积极影响。

2、结语

本文在分析物联网技术特点和当前居民消费现状,初步探讨物联网技术对于扩大居民消费的影响,认为物联网技术将会使居民消费呈现诸如生产消费互动、极大丰富消费品数量和种类、减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虚拟场景购物等特点,将会提升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便利消费交易,促进消费需求扩大,增加消费者福利等。物联网技术在居民消费领域应用潜力是十分巨大的,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不仅将会极大提升消费者福利而且是优化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参考文献:

[1][美]杰里米·里夫金.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零边际成本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71.

[2]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9-10,189-190.

[3]N.格里高利·曼昆.卢远瞩译.宏观经济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33-436

[4]北京易观智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专题分析》.[EB/OL] (2017-12-08)

[5]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发布《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2018) [EB/OL].(2018-03-24)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物联网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研究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