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07:22鹿青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词汇教学大学英语

鹿青

摘要:词汇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但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传统词汇教学法仍占主导地位。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对皖江工学院150名学生进行实证调查,通过前后测词汇成绩对比,发现基于图式理论的词汇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词汇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而得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图式理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技能发展的基础,是语言知识的重要内容。语言若离开了词汇,就如大厦缺失了建筑材料,即便有再好的图纸和地基也无济于事。由此可见,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词汇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比如,忽略构词方式的教授,脱离语境孤立地讲解单词含义,欠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对词汇的理解和思考,往往陷入死记硬背、背了就忘、忘了再背的恶性循环。机械式的记忆模式让学生感觉在词汇学习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学习效率低、效果差。由此可见,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

1. 理论背景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最早由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提出,之后巴特勒特对其做了进一步研究,并将“图式”定义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许多学者也对图式进行了界定:Pearson认为“图式是人们读到或听到某些信息时在大脑中产生的景象或联想”;Cook认为“图式是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Widdowson主张“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1]。

图式理论是关于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学说[2],强调背景知识对新知识习得的重要性。其基本观点认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吻合[3]。从语言理解的角度看,新词汇的习得依赖旧词汇,新旧词汇之间须建立起关联性方能实现新词习得。简单来说,词汇习得的过程就是大脑中已有图式与新词汇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将图式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试图探索轻松而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方法。以皖江工学院两个大二年级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班级1为实验班,采用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词汇教学法,班级2为对照班,采用传统词汇教学法,两个班级实验前均未接受任何基于图式理论的词汇教学或训练。

3. 研究过程

为了解两个班级学生词汇水平是否相当,实验前笔者对两个班级学生现有词汇水平进行了前测,测试内容围绕上学期学过的大学英语2课文单词,分值100,包含选词填空和词汇中英配对两部分。在接下来的18周,笔者在实验班运用基于图式理论的词汇教学,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构建词汇图式,如词根、词缀、语义、语境图式等,激励学生尽可能将新旧词汇联系起来。对照班则按照学期开始制定的教学大纲开展授课活动。实验结束对两个班级进行词汇水平的后测,最后借助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4. 研究结果

将前测数据输入SPSS22.0软件,得到两个班级实验前词汇平均成绩分别为74.65和75.34,较为接近。经过独立样本检验,得出F=0.635,Sig=0.600>0.05,这说明两个班级学生词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完全可以进行实验。

经过18周的课程教学,对学生词汇水平进行后测,得出班级1的平均成绩为83.35,班级2的平均成绩为78.82。由此可见,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学生平均成绩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班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班。通过实验后测独立样本检验可以看出,F=0.02,Sig=0.01<0.05,这充分说明两个班级学生词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证明相比传统词汇教学模式,基于图式理论的词汇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词汇记忆的效率和综合运用能力。

5. 结论以及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笔者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学生词汇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学习氛围更浓厚,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词汇教学,并利用课外时间扩展词汇量。另外,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实验班很多学生已能自主地构建词汇图式并有意识地形成一个个“词汇树”,由以往孤立的死记硬背变为系统化的高效学习。这说明在图式记忆法激发下,多数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词汇学习策略。

实验证明基于图式理论的词汇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词汇综合运用的能力,这给大学外语词汇教学带来一些启示。首先,教師应恰当地设计诸如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图式理论逐渐形成高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旦学生具备这种能力,那词汇学习甚至英语学习便不再局限于课堂,会更多地渗透到课外学习。此外,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将新词与已学词汇或背景知识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现有图式,积极构建新图式,不断形成更趋完善的词汇网络,切实提高学生词汇记忆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进而改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6. 本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存在些许不足。首先,实验部分仅局限于笔者任教的两个平行班级,样本容量相对较小,不能全面地代表所有大学生的情况。其次,研究时间较短,仅有一个学期,期望后期的研究能够做历时更长的实验,以保证实验效果。另外,为了解学生的词汇水平,笔者仅做了一次前测和一次后测,加之前后测的测试内容不相同,这难免会造成实验误差。之后的研究应增加测试次数,以保证研究结果更客观、更可信。

参考文献:

[1]崔雅萍. 图式理论在L2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 外语教学, 2002 (5).

[2]Carrel P. L, Eisterhold G. C.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J]. TESOL, 1983, 17(4): 553-573.

[3]张威. 语境、图式与外语阅读教学[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1): 200-202.

(皖江工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词汇教学大学英语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