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教学探索

2019-09-10 18:21段文星张计苓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儿童诗欣赏

段文星 张计苓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引入儿童诗,引导学生开展欣赏、创作、朗诵,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强化学生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文化品味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教学,分别从儿童诗赏读与领悟、儿童诗创作与模仿入手,本文所得结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诗;欣赏;创作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强化学生文学教育,引导学生去诵读大量的童谣、儿歌,注重学生传统文學灌输,强化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实际情况而言,在儿童诗教学阶段,教师只注重儿童诗欣赏教学,未能强化儿童诗协作指导,进而无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 儿童诗赏读与领悟

1.1 构建良好氛围

想要实现学生诗歌阅读、欣赏、创作兴趣的激发,教师必须要构建良好的诗歌氛围。首先,可在教室内的图书角放置大量的儿童诗书籍,为学生提供儿童诗阅读方向,满足学生儿童诗阅读需求,以此激发学生儿童诗阅读兴趣。其次,每周设置“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比赛”等活动,促使班级学生一共欣赏诗歌,学习诗歌。最后,在班级微信群内定期分享诗歌,或诗歌朗诵的相关视频,满足学生创作信心,教师及时做出点评即可。

1.2 引发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手段,必须要先转变传统授课形式,在诗歌教材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以此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掌握交流、沟通、识字等基本语文技能。同时,教师还需要促使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理解诗歌,掌握诗歌内的主要情感,明确诗歌表达的意思与含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诗歌学习初期,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课文,强化情感的融入,明确语句的变化。学生在听老师朗读诗歌时,就可引发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的明确诗歌情感,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1.3 扩展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内容中充满了许多学习资源和文化实践,不必拘泥于课堂之内。生活、民俗风情、节日文化等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也是诗人创作的主要题材。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一些课外的鉴赏品鉴互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等资料进行查阅,也可以通过诗歌朗诵与诗歌接龙比赛,甚至是情景剧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如果更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学习传统文化,比如去当地的历史博物馆,通过养蚕来了解中国的丝绸之路文化,通过买茶泡茶品茶来学习中国的茶文化等等。通过这些不同种类的方式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种类繁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国情怀。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文中,描述的就是重阳节的情景,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仅对诗词内容进行解读,还可以通过对重阳节这种传统节日进行拓展讲解,使同学了解到古代重阳节的登高习俗,为了辟邪免灾而戴插茱萸的传统,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而达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2 儿童诗创作与模仿

2.1 仿写

遵循心理学理论,人想要学会一种技能,需要从模仿开始,比如,就书法学习,需要进行临帖,儿童诗歌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儿童诗仿写阶段,需要掌握儿童诗创作技巧,儿童诗情感表达方式,以此保障儿童诗创作质量。首先,教师可在课堂上分析诗歌的创作手法、表达手法,引导学生去总结诗歌内的相同点与差异点,持续性的教授学生掌握各类写作手法。

比如:就《海上的风》诗歌教学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季节,仿写一节诗,教师通过点评,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借助仿写将四节综合成一首诗。春天的风是阳光,他一来,就为大地送来了绿衣...秋天的风是空调,他一来,就为大地带来了丝丝凉意。通过开展拟人化的训练,可激发学生儿童诗创作兴趣与激情。

教师在课后可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读诗,每周开展以此儿童诗仿写,在长时间的训练中,可促使学生掌握儿童诗创作技巧。仿写能够为学生诗歌阅读与诗歌创作提供路径,促使学生在模仿中掌握儿童诗内容,明确儿童诗创作规律,并在自身创作中,遵循这一规律。

2.2 创作

儿童诗字里行间本身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创作者通过借助比喻、拟人的方式,为诗歌增添了鲜明的色彩。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儿童诗创作时,需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仔细观察事物,积极展开现象,合理应用比喻手段,经过反复练习,持续培养,不断为学生开拓儿童诗创作思路。笔者在儿童诗创作阶段,一般会先进行引导,若以太阳为题创作诗歌,笔者对提问:“大家觉得太阳像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氛围良好。同时,在儿童诗创作阶段,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在生活中寻找儿童诗创作灵感。

2.3 修改

学生在儿童诗创作阶段,需要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做到有感而发、即兴创作。但这类创作作品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保障阅读的通顺性,诗句意境欠缺,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引导学生精心修改,也可引导学生直接相互指导,不断借鉴他人诗歌创作的优势,总结儿童诗创作经验。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为学生编辑儿童诗歌集,并出班刊,也可鼓励学生编辑个人诗集,或小组合作编辑诗集。笔者所在班级学生共同编辑了一本诗集,为拉近师生距离,笔者在课余时间会与学生一同选择插图,促使每首诗歌均符有插图,并打印成册,每位学生发放一本,增加了学生儿童诗创作自豪感,以此有效激发了学生儿童诗创作激情。教师在儿童诗教学阶段,应当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发现儿童诗歌中的情感美、景物美、创造美。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儿童诗本身具备清纯的感情,诗歌内容具备丰富的现象力,明快的节奏,主要是歌颂生活、自热、童真美,展现的是活跃、形象的文学样式,能够与儿童的情感、思维、心灵产生强烈共鸣。在儿童诗教学阶段,教师不仅要培养儿童的欣赏能力,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儿童诗歌创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叶荣丽. 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教学探索[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37-38.

[2]张玲芳. 小学儿童诗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6,29(04):622-626.

[3]靳庆华,董鹏. 儿童诗的阅读与创作教学研究初探[J]. 儿童发展研究,2016,20(01):66-69.

[4]刘丽敏. 小学生儿童诗歌创作“三段六步”教学法探究[D].鲁东大学,2014,55(04):28-34.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小学 山东烟台 264006)

猜你喜欢
儿童诗欣赏
教案《创作儿童诗》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章鱼
夜晚的天空
侧重欣赏实效,着眼音乐创造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