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2019-09-10 18:21王锐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品质体育教学培养

摘要:简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通过纪律性、灵活性、协调性、坚韧性四个方面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品质的形成、发展和养成习惯,有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就要有的一种性格,也就收获到了一种命运。

关键词:体育教学;培养;品质

在我国当前教育的新形势下,要求我们培养技术型、复合型的综合性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书育人是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我国古代有“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之设,要求人才有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文抑武。新中国建立后,虽有所改善,但长久以来仍存在着“智育第一”,“抓升学率”等之类似错误倾象,形成了德育有人强调,智育有人狠抓,而体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致学生体制下降,“小眼镜” 不段增加,出现了医生病到在手术台前;科研人员倒在实验室里;教师倒在讲台上;中年科学家突然病逝等等现象,报纸上屡有批露,这都是不重视体育造成体质下降的严果。本文在次就不多述,只想借此谈谈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不但增强体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更能在学生品质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在此就在学生品质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谈纪律性——体育运动都是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也是守规则、讲纪律的,通过教学无形中加强对学生纪律性的培养。

作为教师,对于教学工作多年经验,如何加强对学生纪律性的培养,我是这样认为的。人都是有“可塑”性的,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可塑”性更大。有了这种思想,我在开始授课起就“严”而不“狠”的要求学生。“严”就是从上第一节课就应讲明白要求,任务以及考勤制度等等。从“起点”就逐渐“塑”造学生受纪律的心态特点。并且,认真按课堂纪律和要求任务来进行授课,学生不论是谁,一视同仁,不讲情面。不“狠”就是做一名教师应该有一棵愛心,尽自己的能力去关心爱护他们。不能以个人爱好为标准,不顺眼的学生就讽刺他,用恶语伤害他的自尊心。顺眼的学生总是说好听的,使他有一种优越感,这都是行不通的,尤其是打骂学生更不应该这对于培养学生纪律性方面,反而起了不利影响。学生对老师有了看法,就不好管理了,不能够达到以理服人。相反,促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受到干扰,也就谈不上遵守纪律了,长此下去,必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谈灵活性——从生理角度来讲,我们都知道,小脑是支配我们的中枢。我们的肢体是否能够反应敏捷,动作利索,取决于小脑的作用。小脑是我们运动的“平衡器”,在不断的多样化的体育运动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小脑的机能。我们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个机巧动作或一种方法不得当,而费力不少,效果甚微,也就是常说的“一窍不开,多跑几百。”一个人在运动的动作是否灵活,利索。这有俩方面因素,一种是先天因素。不可否认,人与人有差别,尤其是进行体育运动上,事例很多,另一种便是在我们体育教学的指导下,进行运动的一种环境因素培养好坏,方法的差异,直接体现出效果如何,甚至有些相差很远。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摸索它的规律,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灵活性。

第三、谈协调性——是指在做运动时的姿态,伸展度,力度等等方面。协调性与灵活性又是一对“亲兄弟”俩者相互依赖,同时存在着“矛盾”,但在我们的教学中最头痛的是学生的“协调”能力太差,就给教学带来困难。有极个别的学生在走步时竟是“顺捌”。让人看着可笑,但笑过之余,应如何解决呢?这是我们的问题,应该如何想法纠正呢?不能不让我们细想。例如在上篮球的“三步上篮”和单杠的成套动作时,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动作。你讲的清楚“三步上篮”不是跨三步,而只需俩步,练习时,就事与原违了。在成套的动作中讲“双手撑杠,身体重心左移,放在左手上,将右腿经后侧摆越杠后,呈骑樟。”做完示范,练习几次就不是这样了。针对上面的情况,我用不同方法解决,看是否能达到目的。“三步上篮”通过徒手练习后,有一定步点感觉,然后在通过持求游戏。即抱球跑时,前面划两条限制线,在传出球以前,必须跨一步后,再跨另一条线,跳起后传球可通过,并且同时自己用“1,2”的口令调整节奏。对于单杠练习就用一块体操垫子,让学生俯卧直臂撑地,先将上肢重心移向左手,然后自己上抬右脚经体后向侧摆动,练习多次后,在上杠体会“空中感觉”,练习就不是太困难了。通过以上方法的实验,由大的环节练习,在从小的方面连接,使之动作伸展度加大、有力,练习反复多次后,做出的动作也就看着舒服多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自己感觉的利索、灵活多了。最后协调性和灵活性这对“兄弟”的“矛盾”也就解决了。在教学中运用一些通俗易做的动作来完成比较难动作的过渡,渐渐的就树立起了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喜欢体育运动,这就大大的提高了培养学生在不断的体育运动中协调能力的可能性,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最后,谈坚韧性——也称毅力,大家都共知,一些有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在没有毅力情况下,从事自己事业并达到成功。而我们通过体育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品质,这种毅志品质在体育运动中培养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运用“渗透式”的方法,不断的对学生提出新要求,使他们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了思想基础,正如在上长跑课时,学生心理是看老师的动机行事,一有空就不多练习,掌握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提前指定好任务,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根据我院实际,研究室利用现有器材组织起了“健身”训练班,从所办的几期中获得不少收获。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己潜在力,不仅锻炼了体魄,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毅志品质。通过训练学生不同程度的健壮起来,也有精神了,这样就有精力从事繁重的学习任务。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懂得,做一件好事不容易,而且要有毅力和信心为基础,去努力完成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坚韧性,使之养成一种习性,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点的论述,我感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学生品质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校体育也是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一个学生的教书育人方面,体育教学不可低估。总之,对于培养学生品质和活跃学校生活起着积极作用,通过体育教学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正如一个名人所讲“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正因如此我们将为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冰的《成就一生如习惯》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体育院校专用教材、《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体育院校专用教材、《田径》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王锐(1966-),男,河南开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研究。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712000)

猜你喜欢
品质体育教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