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深度学习策略

2019-09-10 22:46梁龙飞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生本课堂深度学习

梁龙飞

摘要: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深度学习策略更需要方法的指导,更需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从作者、情感、细节、主题、体裁等方面进行深度学习路径探索,为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小学语文 生本课堂 深度学习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科学技术和先进理念随之出现,知识的学习和人才的培养也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而语文教学则是各学科学习的根本。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深度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了非常大的辅助作用。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而这种小组学习方式,能够展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朝着主动学习转化。这种方式通常是把互动式教学理论当成主体,然后把教学细分为多个层次,通过这样的形式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一、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深度学习方法

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深度学习方法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和学校都不能够单独完成教学方式的设置,在对教学方式进行设置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想法,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感受,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只是按照个人想法进行教学,忽视学生感受,那么学生就无法与教师配合,教学工作也就无法进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并不是局限在课堂里,而存在生活中的多个方面,所以教师需要关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我国传统教学形式一般都是教师作为主体,通过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并不多。而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深度学习,尽管使用的是仍然教师为主的授课形式,但是其中设计了非常多的交往场景,强化了生生、师生彼此之间的沟通。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从以往单向互动朝着多项互动的方向发展,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在交往互动过程中,一般学生要具备主动意识,和周围的人主动交流。

二、学习共同体背景下深度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感受、模仿、体验,经历学习的过程。

首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地位需要受到充分尊重,为学生单独思考和独立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深度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实际的语文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并按照不同学生学习情况来合理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其次,师生之间要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推进师生间的主动交流,提出对于语文学习的疑惑,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必须要改变观点,以更加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

三、学习共同体背景下深度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一)以作者为基础加强语文教学

为了强化语文教学中的深度互动,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作者背景入手,通过作者的其他作品和课文进行比较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更为深入地认识文本内涵打好基础。一些拓展阅读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文章写作的背景,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非常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厘清作者创作的整体思想倾向和表达风格,对于明确阅读内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执教《七律·长征》中,可组织学生对毛主席创作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和赏析。

(二)以情感为基础加强语文教学

理解情感属于阅读的终极目标,阅读文本里涉及的情感对于学生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组织学生将情感作为基础去完成语文学习,真正地把文本里的情感融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以“亲情”为主题的阅读教学中,对教材中的表现亲情类的文本进行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对课内外文本进行深入互动学习,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为准确的情感态度,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互动,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以细节为基础加强语文教学

细节的鉴赏和分析属于文本解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主要内容。可是,在当前的阅读课堂中,我们也只是对细节进行解读与分析,极少将细节作为基础去强化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互动中不断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因此,为了使得学生可以切实认识到细节描写的作用,也为了使得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我们应将细节作为基础去完成语文教学,从而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例如:在《难忘的一课》教学中,适当地组织学生把小组当成是单位进行文本学习,对于这一篇文章中涉及的细节描写进行具体的教学,还可组织学生针对《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出现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细节进行比较,使其能够从课内被延伸到课外。

(四)以主题为基础加强语文教学

主题阅读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使用的一种形式。这一教学的重点目标就是使得学生的阅读面获得延伸,能够围绕单一主题去获取相关的阅读材料,这种形式不仅仅能够令学生自身的阅读和收集资料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快速地推进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意识。

例如:在中秋节期间,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将“月”作为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整理并且搜集描写“月”“中秋节”的有关文章。同时还可以进行主题教学活动,和其他同学分享。同学共同交流展示,不但可以强化语文教学,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这一类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节日愉快的气氛。当然,除了“月”这样的教学主题之外,可以适当地就“爱国”“环保”等主题进行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以体裁为基础强化语文教学

将体裁作为基础强化语文教学主要指在进行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使用对体裁分类的方式适当地选择学生需要阅读的内容,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可以将“童话故事”这一体裁作为教学基础进行语篇上的深层互动,基于这样的形式,在学生完成阅读后,就可以适时地引入其他童话故事进行教学延伸。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通过播放和其相对应的动画或视频去帮助学生真正地进入阅读世界,体会阅读乐趣,最终为提高阅读质量创造有益的条件。

综上所述,学习共同体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夠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杜威与中国教育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8):9697.

[2]欧阳运兰.课内外语篇深度互动的语文阅读教学[J].新智慧,2018(12):9495.

[3]吴神.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深度学习的追寻[J].读写算(教师版),2017(36):125.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生本课堂深度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