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学数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19-09-10 23:28杨茜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杨茜

摘要: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如何运用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生活,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探索的主题。

关键词: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增强体验;鼓励创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下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率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践行陶行知先生这一深邃的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如何运用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生活,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探索的主题。

一、联系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

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中得到了强调。“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知识的原型。

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 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28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4元,(应加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二、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学数学

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说教学做合一。”“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中,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几折”时,我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有两家液化气站,已知每瓶液化气的数量相同,开始定的价也相同。为了争取更多的用户,两站分别推出优惠政策:甲站的办法是实行七五折销售,乙站的办法是对客户自第二次换气以后以7折销售。两站的优惠期限都是一年,你作为用户,应该选哪家好?带着问题学生学得非常主动。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带着问题,学生观察得很仔细,主动预习新课,上课就成了学生交流自己如何解决问题的场所。又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锅盖、脸盆的圆心在哪儿;这样,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养成细心留意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并解决生活中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二)创造性地使用情景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际体验

现在的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拘的动物,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情景图,必须让学生学会看图、用图、讲图。在实际教学中感到,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实物、自做图片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在恰当新颖、独特而有趣的数学情境 中,学生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新鲜与心动,看到了灵动的数学赋予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每一个算式以生命的意义。数学教学不再是主动授予与被动接受,不再是机械的训练与盲目的练习了。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让学生用三种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做实验,自己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后;在进行深化练习时,又启发学生“除了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做实验,还可以用几个三角形或不一样的三角形做实验,也能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这个问题使全班学生都感到突然,有的瞅着自己准备的许多三角形,有的小声议论,一会后,教室又出现了积极探究的学习热潮。

参考文献:

[1]苏定发.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7

[2]何金库.略谈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7.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408400)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