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9-10 08:46李凡凡王巧玲
健康前沿 2019年12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不良反应

李凡凡 王巧玲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留置针实施儿科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儿科患者中选取70名应用静脉穿刺输液方法进行治疗的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人数相等。观察组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实施输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输液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中的穿刺成功率情况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可见,观察组的35例患儿,其在穿刺成功率指标数据统计中显示出与观察组的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更低(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静脉留置针应用在儿科疾病的护理中,能够具备较高的穿刺成功率,且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在临床护理中重点推荐应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应用效果;不良反应;穿刺成功率

引言:

在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静脉输液穿刺是最为常见一类治疗与护理措施,各类疾病基本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传统一次性头皮针因为是一次性使用,需要反复穿刺,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疼痛感,降低治疗依从性,且临床脱落、液体外渗风险较大[1]。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减少反复穿刺对患儿带来疼痛及不适感,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治疗依从性下降,采取静脉留置针价值与意义十分关键。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疼痛,且使用时间长,可随时进行静脉输液,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具备着一定价值[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儿科患者中选取70名应用静脉穿刺输液方法进行治疗的患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病例数相等。观察组中,患儿年龄阶段在2个月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6.1±2.4)岁。在对照组中,患儿年龄阶段在2个月至9岁之间,平均年龄(5.9±2.7)岁。排除治疗无法依从患儿,排除对静脉留置针不能接受患儿及家属。两组患儿临床各项自然指标无明显不同(P>0.05),可以作为研究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一次性不锈钢头皮针穿刺静脉输液,首先剔除局部毛发,利用0.5%碘伏擦拭穿刺部位且范围直径>5cm,二次消毒直径小于首次消毒。采取指切进针法,利用左手指对周围皮肤进行张拉,采取右手持针捏住针柄,针头呈倾斜角度匀速进针,避免快速进针导致血管位移或破裂情况出现。见回血后继续进针,利用胶布固定后松止血带调整滴速。静脉输液期间加强巡视,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或不适反应,并对穿刺局部进行严密观察,观察是否存在液体渗漏、针头脱落等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则根据临床患儿年龄特点及静脉条件,选取头皮静脉留置或手足静脉留置。头皮可以选择额静脉、颞浅静脉等,手足可选择足背、掌背[3]。利用0.5%碘伏擦拭部位且范围直径>8cm,采取左手张拉周围皮肤,右手持针翼,并进行缓慢进针,回血后推动软管并抽出钢针。利用防水辅料固定,做好消毒处理。再次使用时,采取注射推注方式对局部导管内利用生理盐水推注冲洗,使用后进行封闭。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在临床穿刺成功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其中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液体外渗、针头脱落。

1.4统计方法

对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所有患儿采取静脉穿刺输液措施之后,通过穿刺结果及输液过程观察发现,观察组临床穿刺成功综合情况显著较优,而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儿临床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儿科作为临床诸多科室中相对特殊一类科室,其自身临床护理具备着一定难度性,尤其对于患儿来说,静脉输液是最主要的一类治疗与护理措施。患儿因血管较细、依从性较差、年龄较小等一系列特点,穿刺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一定护理风险,护理难度也相对较大,在反复进行穿刺输液过程中,患儿也会有较大的抵触心理,会显著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下降[4]。临床治疗过程中,传统一次性头皮针静脉穿刺输液方式操作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只能一次性使用,输液结束之后则需要进行拔除,待再次输液时则要二度穿刺。特别是对于伴有感染的患儿来说,如肺炎等患儿,抗生素静脉输液根据半衰期特点,每日需要输液两次。反复穿刺对于患儿来说增加了疼痛感,并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临床工作量,工作难度也有一定提高。尤其头皮针穿刺血管大多数都是浅表血管,如患儿在哭闹、摇头、抓挠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针头脱落或液體外渗,进一步导致血管刺破,对患儿血管情况造成伤害同时,对下次穿刺操作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采取静脉留置针则可以较好弥补此类不足之处,套管具备着柔软性特点,不会对血管产生较大刺激,长时间留置可以充分规避反复穿刺,依从性得到提升,不会带来显著反复的不适感、疼痛感,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也可以得到一定下降。且采取此类方式,可以更好进行局部固定,对血管刺激较小,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儿不适感。

如本次研究报道所述,临床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积极采取静脉留置针,对患儿采取静脉输液,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到了显著降低,而穿刺成功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数据证明,儿科护理过程中采取此类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及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林莉.静脉留置针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2017(6):117-118.

[2]刘雨婷.研究留置针静脉穿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41):66-66.

[3]彭园园,肖卉,彭娟.特殊护理干预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9):149-150.

[4]褚丽敏,李海莲,邓永敏,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8):911-911.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不良反应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