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2019-09-10 07:22张凤娟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改语法教学

张凤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语文考试难度的加强,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我们思考的方向。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切入,我发现,我常常在授课中陷入困惑中:语句的理解总是不能一致,思想的概括总是前言不搭后语等。思而后明:小到标点,大到词性判断与使用,再到词与词的合作与表义,让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语法知识有所欠缺是根本原因。我们是有必要说说语文语法在教学中的作用了。

关键词:课改;教学;语法

语法,是组织语言时的检测项,是组织语句的环节扣,是组织文本的桥梁架。没有相关的知识,你的句子就会出现语病,表意就不可能准确,文本的理解就会有偏差。

语法的使用,只要学习语文就要涉及,而且随着时间的深入就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才能更好地表情过意。语法基础在此便体现了它的存在意义。

现行的高考中确实不直接考查语法知识,但高中语文的目标和任务却又脱离不了相关的语法知识,语文教学实践中更离不开语法知识。

高中语文语法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那么,现在就来看看语法在学生学习中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汉语中

1.语病

语病题是近两年中高考必考题。

例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研究发现,梵高的名作《向日葵》上炽烈的黄颜色已经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向日葵》,压根儿就不是梵高当年画出来的颜色。(BCD略)

此句就是搭配不当的问题。第二处“《向日葵》”与第二处“颜色”主宾搭配不合适,“颜色”不能作第二处“《向日葵》”的宾语。

此时,如果你有一定的语法知识,你就可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形成的句子主干就是“《向日葵》不是颜色”,问题一目了然,然后我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此类型题,需要使用语法知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以及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搭配不好都会出现问题。

2.仿句

仿句,亦是来源于生活的语言表达类型中常考的类型题。

例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例句: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吗?

要想解此题,就要按要求判断“句式”,而“句式”就是语法知识的检测项:它是主谓句,还是动宾短语?亦或是其他。这里就是连续的三个有关文本内容的偏正短语,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句式”特点。

只有准确判断,你才能在仿写时做出符合要求的答案,组织好自己的解题语言。此类型题考察的是句式,短语等语法知识。

3.其他

①语言文字连贯题也需要考察如何前后统一,需要前后紧密结合,它也可能涉及到语法。

②标点符号也是语法之一,表意的准确、完整,都靠它。

③写作中,小到你拟写的标题,大到语言表达,都要符合语法规则。

(二)古文中

古文阅读是必考题,分值还不少,“选择题”加上“翻译题”一共是19分。其中的问题,虽不直接设置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内容,但在理解整个文本是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准确翻译文本,你的理解一定是会出现偏差,语意表达上就会出现错误。

1.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所考查的词在古文中的使用词性与现代汉语中词性的不同。

首先你要能判断说考查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性。比如“一鼓作气”中的“鼓”,在现代汉语中就是名词。然后再判断它在古文中是什么词性。根据语境在此“鼓”翻译为“击鼓”,带上了“击”的意思,词性为动词,那么,此时的“鼓”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了。

词类活用不仅有名词性的活用,还有动词性的活用、形容词性的活用。名词可以活用作动词,可以活用做状语,可以活用作副词;动词可以有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形容词则有作名词、作使动、作意动等用法。

本身的词性一定要有所了解。

2.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根据语境,在文本中可以解释成除本意以外的其他相关含义,或引申,或比喻,或迁移,总之是派生出些许含义。诗词类有一词多义,虚词类也有一词多义。

这里,我们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实词、虚词的分界,知晓此词是实词中的哪一类,是虚词之中的哪一类;然后判断此词的含义。比如“而”,在古文中使用很多,而它是虚词中典型的一词多义类。它是虚词中的连茨,在句中又要细分,分出不同用法和意义,表并列的“和”或“又”,表递进的“并且”,表承接的“然后”等。并列也好,递进也好,承接也好,在现代汉语中的特征掌握好了,你才能正确解读它在文本中的用法和意义,否则,在古文中的理解翻譯是很难达到正确判断的。

3.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是与现代汉语中的句式相对而言的。它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特殊句式中,对语法体现最为明显的是倒装句式。包括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又分为介词结构后置和副词作状语后置。从各类倒装句式的名称上,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语法特征:宾语、状语、定语、介宾结构、副词等。这些词语的使用说明,说明你必须学习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语法和副词等语法。

如果没有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基本定位知识,你是无法判断它的位置,你也就无法判断它的特征,也就无法确定它的类型了。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十分关注初中教材的变化,为的就是做好自己教学上的衔接。课程的变化会让学生学习时手足无措,菲薄自己,甚至放弃。知识的难点,包括语法,对我们的教学、对学生学习,影响也是很大的。作为被遗漏的知识点,在高中的诸多问题解析中又偏偏要使用。那我们不能说初中教材有问题,只能是见招拆招,解决它!因此,每每接手新高一时,我都会自我设计一些课程,找一定时间,给学生讲析词性、短语类型及特点、句子成分及划分方法等相关知识,为今后授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语法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已引起许多老师的注意,正力求解决。这是我们教学的必然之路。

作为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则,作为句子的构造规则,我们要更好地用以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更好地帮助我们把话说得写得通顺,更好地帮助我们把意思表达得清楚、准确,更好地帮助我们把文章语言表现得更富于表现力。

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传承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J].赵新春.教育革新2009年08期

[2]国学走进高中语文课堂的策略探究[J].康随成.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年01期

猜你喜欢
课改语法教学
跟踪导练(二)4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