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探析

2019-09-10 03:14杨尉娥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有效性

杨尉娥

摘要:在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也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阐述了小学德育工作在当下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有效性;策略

小学的德育教育是对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思想品质进行教育的过程,小学阶段也是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小学生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小学的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比较大,对德育教育这门课程的关注度不够,存在不重视的情况。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改革政策的推进,德育教学工作才逐渐在小学开始普及。但是根据有关机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当下很多小学对德育课程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学的教学中,文化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思想品德课程。存在这种观念和思想的学校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多,从而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时,缺乏完整的规划设计,对教学计划的安排也不科学,从而导致德育课程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出真正育人的作用和价值,德育课程的课时也不足,导致部分学校只有在一些传统节假日才会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实质性的德育内容,从而导致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达不到预期

很多小学的教学观念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严重,对新时期的德育教学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学习的比较被动,从而束缚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在德育教学的内容上也是重视一些表面的形式主义。比如说开展德育为主题的评比活动,部分学校只是将工作重心放在活动的举办上,对活动的影响却没有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二、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一)提升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该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考核,建设好一批高素养的师资队伍。学校应该贯彻落实好德育教学理念,通过组织德育知识的培训来提升老师的整体素质。老师對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会从言谈举止和行为习惯各个方面影响到学生。比如说;在课堂中涉及勤俭节约这个知识内容的时候,老师在课堂讲解完知识内容后,可以言传身教,譬如说:在和学生一起吃午餐的时候,通过以身作则自己将米饭吃干净来告诉学生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这样小学生在老师言行举止的影响下,也会自觉的将饭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小学生的思想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德育老师在德育教学中进行长时间的教育和文化熏陶才可以让小学生逐步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能力更加全面的提升

(二)在德育教学中,要开展正能量的德育活动

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的引导,学校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有益学生身心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吸引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些活动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说学校在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的时候,可以通知组织小学生去社区的敬老院,通过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礼物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尊敬长辈和老人的道德观念。在这种德育的实践活动中,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的团体活动,能够促使小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和集体的重要性,有益于深化德育教学的成果。

(三)将德育教育和其他智育相结合

智育和德育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有机统一的。对于小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对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一定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将不同学科的文化知识和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智育课程的时候,同时也能学习到德育的内容,通过教育让学生理解德育对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在课堂德育教学中,要增强和小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创设一些情境来增加德育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建立一个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在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通过自己的良好行为来影响学生,指引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行为习惯。通过德育教育课程教育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四)通过举办趣味活动,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在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课堂教育一直都是主要的教育渠道,但是不能忽视课外活动对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德育教学有了更为实际的意义。学校和老师应该通过精心安排和组织,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来增强和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游戏也要以德育为主题进行设计。这样在游戏中小学生既能收获快乐也能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德育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发展时期,学生的思维以及各种观念的形成都处于萌芽阶段。随意小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做一个乐于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意义非常大,对小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才辉.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80.

[2]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32):329-330.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德育教育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