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对小学生运动性心理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9-09-10 03:14刘龙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运动性实验探究体育游戏

刘龙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必备的学科,备受重视。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开展体育游戏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利用相应的方法来探究体育游戏对小学生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通过得出相应的结论来指导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开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游戏;运动性;心理疲劳;实验探究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正式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生逐渐变得成熟,所以,家长应该重点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问题,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调查发现,长期处于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下,很多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低于文化课教学,因此,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基于此,相关部门开始对体育游戏教学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旨在分析体育游戏对于小学生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白勺现状

着眼于近些年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优秀的运动员在以往比较弱势的项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田径,游泳等项目,在耀眼成绩的背后,得益于教练员和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很早的便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化的训练和管理,这不仅体现在体育训练中,更是体现在日常的教材里。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编排教材和组织训练方面,学校中的体育课程就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学校中的体育课上,如何利用体育游戏来吸引活跃的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在体育课堂中,对体育游戏没有兴趣可言,久而久之,随着参与度的逐渐降低,小学生就会产生运动性心理疲劳。

二、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和影响

所谓运动性心理疲劳,顾名思义就是产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随着个体的身体机能和工作能力的降低,不能维持于特定的水平上的一种疲劳现象。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心理疲劳在心理学中有所描述,主要特点是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另外一种说法便是心理疲劳长期存在于体育课程中的,并且引发心理疲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心理疲劳可以被预测。由于小学生在体育课中过度消耗了心理和生理上的能量,运动性心理疲劳就随之出现,并因此影响了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核心素养。基于此等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必须要提高对这一问题解决的重视度,如果该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可能会影响小学生日后的发展,甚至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通过查阅资料显示,目前能够影响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因素是很多的,并且对于其概念等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尤其体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环节。据调查,运动性心理疲劳在小学生身上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因此很多体育教师通常会忽略这一点。如果小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产生了运动性心理疲劳,其对待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必然不会太高,因此,课堂效果会整体受到影响,导致课堂目标无法顺利完成。在体育课中,正确的组织体育游戏,可以强身健体,同时也会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因其本身的趣味性,也使小学体育课堂更具有幽默感。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首先,通过体育课程标准选出一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要平均分配年级和男女,年龄差距不宜过大。

2.研究方法

首先要确定一些体育游戏的方案。经研究表明,选择两种适合游戏方案,其他的因素要相同。在游戏进行时,游戏时间和强度都要把握好,从游戏类型角度来讲,主要就是现阶段小学生可以进行的一些活动,一定要容易开展,吸引学生积极性。通过实验结果,选出一些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严重的学生,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两个组分别进行不同的体育游戏,最后再分析结果。

四、讨论与分析

1.造成小学生运动性疲劳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从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来说,很多体育游戏过于老套,无法吸引小学生的参与热情。运动性疲劳心理是长期接受高强度的训练才会产生的,而并非短期能够形成的。因此,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的时候,首先要深入地了解小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并通过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提高对体育游戏环节的重视。同时,学校方面要注意控制游戏的强度,不能超过小学生的负荷能力。

2.小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动力不足,个人荣誉感不强

动力是一个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加速剂,对小学生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并能及时的引导和激励。小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大部分动力来源于兴趣,但是如果体育游戏的强度过大,小学生会出现运动性疲劳心理,因此动力也会随之减少。其次,通常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存在着误区,由于小学生贪玩,无法正确的分配体育课程和文化课程的时间,导致文化课成绩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必然不会太理想,所以,运动动力下降也会让小学生产生运动性疲劳心理。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显示体育游戏的好坏也会影响小學生运动性疲劳心理。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体育游戏的展开,旨在通过有趣的体育游戏,减少学生出现运动性疲劳心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庄维友,张贵卓,李宜力,等.体育游戏对小学生运动性心理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04):63-65+74.

[2]常嘉麟.体育游戏教学对小学生身心素质实验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李季宏.探究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2):75-76.

[4]邓枭雄,王岐富,姜辉军.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5(03):106-108+32.

猜你喜欢
运动性实验探究体育游戏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浅析影视美学中动与静的结合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当心运动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