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潜入课,育人细无声

2019-09-10 03:14叶海霞鲍进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本课事例育人

叶海霞 鲍进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信息技术课堂也不只是传授学科专业知识,还有文化育人的意义,挖掘技术背后蕴藏的人文性、艺术感、道德责任,以打动学生心灵。笔者以《空气污染的研究》一课为例,从“研读教材、课堂实施、上机规范”三个角度阐述如何将德育渗透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过程的做法,以期达到“德育潜入课、育人细无声”之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德育

说起学生的德育教育,似乎跟信息技术老师没什么关系,但是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德育教育应贯穿教学全过程,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

本文以宁波市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5课《空气污染的研究》为例,简要阐述了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不断挖掘德育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研读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切入点

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教材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本课为例,本课是第二单元《环境保护卫士》的第一课,在单元导读部分就呼吁同学们用自己的作品揭示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展示美好环境带来的快乐,以此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

近几年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PM2.5含量也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最重要的是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本课以空气污染的研究为主题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灌输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思想。另外,作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第一课,笔者将尊重知识产权的内容提前渗透,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明确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二、课堂实施全面落实德育渗透点

德育渗透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在导入、新授、小结等环节,并在各个环节落实到实处。

1.精选素材,导入中创设德育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更好地导入课题,笔者在网上查找了大量资料,最终选择了名为《趣说雾霾是如何产生的?》这个科普视频作为导入素材。该视频以卡通角色为主角,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介绍了雾霾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雾霾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看完视频后笔者提出:为了减少雾霾现象,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同学们踊跃举手:“上学尽量坐公交车来”“绿色出行”“不乱扔垃圾”等等。于是笔者适时提出:“大家的提议都非常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一份预防空气污染的宣传文稿,来呼吁更多的人一起保护环境。”

2.任务驱动,过程中灵活渗透德育

确定主题任务后,笔者提出:“具体怎么制作呢?单单写我们要保护环境这样的话够不够呢?”学生思考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如果加入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真实事例,会不会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呢?从哪里可以方便地获取呢?”这时,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网上”。笔者肯定:“没错,网络是一个信息大宝库,但网上的信息并不全是好的,也有许多不健康的、虚假的内容,需要我们细细甄别、谨慎操作。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中国科普博览网,这是一个以宣传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大型科普网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网站。”

接下来引导学生找到“大气污染”专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查找自己认为最震撼的事例,并增加交流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选择这个事例的原因,以及看完这个事例后的所思所想,让他们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中感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在内心产生要爱护环境的强烈情感。

3.合作互助,讨论中加强德育渗透

确定好典型事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要形成一篇完整的宣传文稿,仅仅依靠网上的事例是不够的,还需要加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后,同学们各抒己见:加个醒目的标题;加个开头;加上自己的感想等等。通过交流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笔者还倡议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去帮一帮其他同学,但要注意“动口不动手”,这样既能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又能让更多的学生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尊重产权,拓展中巩固德育渗透

在学生完成作品后,笔者挑选几份作品进行展示,并趁机提问:“这份宣传文稿这么有说服力,全是你们的劳动成果吗?”学生们都说不是,事例是从网上下载来的,于是笔者适时提出:“网上的信息我们可以引用,但需要在最后注明出处,比如文章的题目、作者,或者引用信息的网址,这是对别人劳动成果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三、润物无声上机规范中融合德育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和日常教学一样,非常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比如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机房规则、爱护电脑设备;在操作键盘时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坐姿和指法;不随意更改或删除他人的作品,更不能偷梁换柱、据为己有;下课时把书本凳子键盘都放回原处

其实,在信息技术的每一堂课中,笔者都十分重视德育方面的渗透,比如规范的计算机操作习惯、文明上网的习惯、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等等,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主义公民的责任意识。小学时期是養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上机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并将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

猜你喜欢
本课事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例”后有“析”方可取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