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中“批评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何奇斌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有效策略

【摘  要】小学生天性好动,对于新鲜事物总是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加上身心發育不完全,是非观念薄弱,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犯错,如果不进行批评教育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但是如果批评不到位,则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灵层面的创伤。基于此,教师应该掌握批评教育的正确方法,保证其实施效果。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小学管理中“批评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借助批评教育提升小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学管理;“批评教育”;有效策略

引言

批评教育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其犯下的错误进行适当批评,使得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进行改正。最近几年,受国外教育理论的影响,不少教师在对实现进行管理时,经常会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认为对于小学生应该多鼓励少批评,这样才不会打击其自信心。而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缺乏明辨十分的能力,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应该在小学管理中引入批评教育。

1转变观念认识

在我国《教育法》以及《教师法》中,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都规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出现体罚学生或者侮辱学生人格的情况,不过在规定中并没有就“管教”的概念进行明确,这也使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缺乏有效的参考标准,加上不少家长对于批评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害怕其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影响了批评教育的顺利实施。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做好深入研究,改变以往的观念和认识,对批评教育的意义进行明确,同时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使得其同样能够认识到,以人文性为支撑的批评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际操作中,一是可以召开家长会,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借助相应的多媒体设备,对批评教育进行宣传,确保其能够正确认识批评教育;二是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规班纪的制定中,融入学生的看法,使得其能够明确怎样的行为会违法班规,而违反班规后又会受到怎样的批评,自觉规范个人行为;三是可以利用QQ、微信等手段,强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将批评教育的实施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可以结合自身理解,就批评教育的实施提出合理建议,通过双方联合的方式,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关注方式方法

批评教育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科学的批评方式能够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得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对错误行为进行改正。小学生本身年级小,身心发育不成熟,如果批评方式不当,甚至可能会对其一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方式方法的选择,提升批评艺术。一是应该强调批评与表扬的有机结合。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可以对其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也可以就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通过合理的语言组织来保证效果:既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并且勇于改正,你就战胜了自己,可以重新变成大家喜欢的小朋友;二是应该以关爱和理解作为批评的前提。在小学管理中,如何才能在提升批评教育意义的同时,减少对于孩子的伤害呢?显然,单纯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现实中,打着“爱”的旗号其批评孩子而造成伤害的例子并不少见,想要保证批评教育的效果,教师应该不断进行积累和反思,提高自我修养,借助语言艺术来使得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接受批评,减少其负面情绪。教师在帮助学生指出错误后,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分析犯错原因,判断学生是否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如果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且愿意进行更正,教师应该保持宽容的态度;如果尚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就错误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进行分析,使得其能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批评。当然,在批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方法和语言,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3完善批评体制

我国传统的小学教育对于批评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在部分家长的影响和阻碍下,教师存在不敢批评学生的情况,而从学校的角度,也没有能够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批评体制,无法为教师实施批评教育提供参考,导致很多时候教师的批评教育方式缺乏合理性,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想要对上述情况进行改善,学校和教师必须在充分重视批评教育的同时,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批评教育体制,采用科学的批评方式来保证其实施效果。具体来讲,首先,学生可以立足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批评教育体制,确保教师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为了保证批评教育的效果,避免出现过度批评或者偏颇的情况,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应该统一意见,彼此之间进行监督;其次,班主任应该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协商,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加细化的批评体制,对学生乃至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得其能够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然后,在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不能一味批评,必须保证学生说话的权利,聆听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犯错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避免错误批评可能带给学生的心理创伤。例如,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一名学生一直趴在桌子上不愿起身,多次提醒后依旧如此,当教师走到其座位前时,发现学生桌子里有吃了一半的零食,以为其趴在桌子上偷偷吃零食,于是责令学生将零食扔掉,并进行了严肃批评。但是实际上,该学生因为肚子不舒服,没有吃早餐,只是带了一点零食,在没有吃完的情况下,将其放在了桌斗内,之所以趴在桌子上,并非偷懒或者偷吃,而是肚子疼。教师盲目的批评使得学生感到十分委屈的同时,也丧失了对于课程的兴趣,甚至受到了心理层面的伤害,如果其能够认真听听学生的辩解,这样的情况也就不会发生。

4构建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既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反过来学生自然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以往有部分学校尝试过这样的评价机制,不过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系统缺乏完善性,班主任与主课教师的评价较低。基于此,学校应该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学生评教活动的细则进行完善。小学生的独特心理使得其在看待问题时有着特殊的观察视角,评价指标的设定不能一味局限在学术或者理论层面,还必须能够帮助小学生表达自身真实的内心情感,实现学术与教师的良好沟通,推动批评教育双向化。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管理中,批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保证批评教育的顺利实施,是小学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小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批评教育,以完善的批评体系为支撑,结合学生所犯的错误以及认错态度,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保证批评教育的实施效果,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何伟,饶安明.批评的艺术 艺术的批评[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20-121.

[2]岳艳艳.中学生教育中恰当运用批评的教育艺术分析[J].科技风,2019,(20):64.

[3]耿丽伟,高杨.浅谈如何在中职生中用五步引导法进行批评教育[J].职业,2019,(08):118-119.

[4]孙振先.让忠言不再逆耳:如何对青春期的初中生进行批评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9,(05):52-54.

[5]骆凤娟.批评教育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助推器[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84,86.

作者简介:何奇斌(1974.09--),男,汉族,云南晋宁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管理。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有效策略
小学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