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2019-09-10 07:22李敬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科学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李敬

【摘  要】课堂教学后,如何进行科学、客观、公正课堂教学评价,是所有老师共同探讨的话题,有利于在课堂教学后进行总结,分析,取长补短,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课堂教学后,如何进行科学、客观、公正课堂教学评价,是所有老师共同探讨的话题,有利于在课堂教学后进行总结,分析,取长补短,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后,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评价:(1)课堂精彩导入;(2)教学重点的有效把握;(3)教学难点的巧妙突破;(4)练习层次的精心设计;(5)师生课堂的状态投入;(6)教学效果的检验。

1课堂精彩导入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真是百花争鸣,百花齐放,作用很大,它关系到学生是否在短时间里,迅速投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是否被你成功引入课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头中,总是想方设法,匠心独运,巧妙设计情景导入。课堂开头导入形式有很多:有讲故事形式;有做游戏形式;有影视观看形式;有唱歌跳舞形式;有复习提问形式……总之,用各种各样的形式,都是一个共性特点:都是为了把学生巧妙、迅速、有效引入课堂教学中,接受新知教学。

2教学重点的把握

任何一门教学学科,任何一节课堂教学,都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如何让学生有效、高效接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老师把握的方向,追求的目标,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选择方法让学生接受。这样的方法完全由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情况,量体裁衣。如让学生经行自学;学生对比学;学生讨论交流学;教师讲授学;师生探讨研究学……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方法,何种手段,目标只有一个,都是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它是判断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是课堂教学重中之重环节。

3教学难点的突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教学重点还不够,在教学重点学习后,加以有效的延伸,触及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如何有效突破,是所有教学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共同探讨的话题。不同的教师,处理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教学难点的突破,是有技巧性的,有艺术性的,有经验之分的。如在教学中: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周长是20米,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最小是多少平方米?通过学生做题后,发现许多学生的答案有遗漏,有重复,甚至有学生无从落笔。如何达到让学生既不遗漏,又不重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画一个长方形,标出两个长,两个宽,关键要先求出一个长加一个宽等于10米,然后再先确定长方形的宽,后确定长方形的长,宽是1米,则长9米,面积是9平方米;宽是2米,则长8米,面积是16平方米;宽是3米,则长7米;面积是21平方米;宽是4米,则长6米;面积是24平方米;宽是5米,则长5米;面积是25平方米;通过一一列举,发现面积最大是25平方米,面积最小是9平方米,这样有序解答,学生不仅达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准确求出问题答案,更能节省学生答题时间。

4练习层次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练习是一面镜子,是教学效果如何的判断标准,所以,教师在练习设计时,必须把握练习必须与本节课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基础,重点,难点不仅要比例合理,更要统筹兼顾。并且要遵循练习有易到难,有浅入深有序训练,练习形式力争多样:如有填空,有判断,有选择,有连线……多种练习形式巧妙组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巧妙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常常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套餐练习,巧妙引导学生,进入解题情景。有时还设计开放型题型,追求答案不唯一,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5师生课堂的状态投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是课堂的主旋律。但是,教师的课堂投入,对学生学习影响很大,完全可以这么说:教师的课堂激情,决定学生的学习激情。平淡无奇的教师教学,往往成为学生的课堂催眠曲,让学生情不自禁在课堂上睡着。相反,教师课堂语言的抑扬顿挫,教师课堂体态,动作状态,直接决定学生的课堂投入。教师的课堂投入,就像催化剂,改变学生的课堂投入。 只有教师 精神抖擞,才能激发学生抖擞精神,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巧妙引导学生,踊跃参与你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的课堂状态投入,取决于教师的课前是否充足准备,对教学环节,对学生反应是否有效把控。

6教学效果的检验

任何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必须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这个标准就像标尺一样,要看得清,量得准。这个标准就是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具体,是否精准。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是否贴近学生实际水平,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体现学习主体性。课堂中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激情,课堂教学中,有哪些生成性内容。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引导学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巧妙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让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答对率是否高……这些都可以看成课堂教学效果的体验。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精彩导入;教学重点的有效把握;教学难点的巧妙突破;课堂练习层次的精心设计;教师课堂的状态投入,学生课堂积极性的调动;有针对性的教学效果的检验,是评价数学课堂教学成败的标尺。

参考文献

[1]欧阳仁蓉.信息化手段下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14-15.

[2]王代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47-148.

[3]关明.浅谈当前高校数学教學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风,2019(22):56.

[4]孙才红.基于新课标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刍论[J].成才之路,2019(22):19.

[5]杨焕霞.浅议数学课堂教学评价[J].甘肃教育,2019(15):99.

[6]胡俊琴.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22.

[7]王美.高校数学教学评价现状及优化措施[J].学周刊,2019(25):14-15.

[8]杨建全.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12.

[9]徐立红.浅析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开展[J].学周刊,2019(19):91.

猜你喜欢
科学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初探
论文层面指标ALMs)计量理论发展及实践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寓教于乐,打造快乐而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