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对策

2019-09-10 07:22杨菊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护理教育对策

【摘  要】在护理教育中,为保障所培养护理人员的就业与未来发展,应掌握市場变化,依照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综合性护理人才。文章简单探讨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与意义,分析了护理教学中影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因,阐述了护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措施。护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速度,推动了学生未来发展。

【关键词】护理教育;综合职业能力;对策

引言

护理教育作为一门为健康服务的教育,随着医学模式与卫生体制的改革、人们健康观念的革新,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更迫切、要求更高,为护理教育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此时,护理教育若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很难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护理人才成为关键。基于此,文章对护理教育中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训展开探讨。

1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与意义

在护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中,职业能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其一,职业精神。其中包含了勇于承担、坚守道德的原则;尊重患者、维护患者权益;对不同文化、年龄与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良性反应;工作态度诚实、恪守道德、团结同事。其二,学习能力。包含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观察能力;急性病与重病的应急处理能力;评估病人能力;健康教育技能等。其三,通用能力。护理专业学生的通用能力包含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组织管理与时间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其四,职业心理素质。其中包含了敏锐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与职业性格、坚强的意识力。

在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推动了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共同进步,提高了学生职业水平与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职业竞争力。综合能力的形成,是实现护理教育目标的关键,促使学生全面掌握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护理教育和实际环境有机结合,通过对学生应用能力、护理经验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护理从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而当前市场的不稳定性,对从业人员稳定心理提出更高要求,以此提高从业者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结合护理临床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提高学生复杂人际关系的应对能力,提高学生对职场环境的适应能力,推动学生未来发展。

2护理教学中影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因

2.1学生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认识存在偏差

护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是指护理从业人能够胜任岗位工作所具备的各项能力的综合,是护理理论、护理实践技能以及职业态度的综合展现。然而,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多数护理学生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认识并不全面,甚至将综合职业能力看做专业知识技能,认识的偏差,导致学生预期的综合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大相径庭,影响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阻碍了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

2.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影响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随着职业院校不断扩招,职业院校内的学生质量越发参差不齐,多数学生本身就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差、畏惧学习等,加之,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课堂枯燥无味,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学生护理能力的提升缓慢。并且,医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对护理人员需求较多,“好就业、薪资高”等优势,吸引大批学生进入护理专业,实际上,学生对护理的兴趣并不高,应付式学习较为普遍,影响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2.3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需求,对此,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情况,提高教育培养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在护理教育中,随着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提高,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较强的护理能力,还要顺应行业发展,对此,护理教育应积极采用临床见习、网络模拟等新型教育方式,提高学生临床护理能力,增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主观能动性等,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然而,在护理综合性人才实际培养中,培养方案并未凸显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导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并未达到用人单位期望值,不能有效满足岗位需求,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

3护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对策

3.1完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

在护理教育中,为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应建立健全综合职业教育体系,科学设置护理教育课程,明确学生职业方向,针对性展开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考核与管理,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水平。同时,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应完善教育体系,落实导师责任,引进新型教育方式,加强理实结合,全面发挥教育体系的作用,提高护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2端正学生对护理职业能力的认识

在护理教育中,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对此,端正学生对护理职业能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护理的兴趣与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在护理教育教学中,教师指导应到位,使学生坚定自己未来发展目标,带着目标学习,提高学生对护理教育的积极性,实现高效护理课堂,培养学生职业水平。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身未来职业思考,做好职业定位工作,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早代入职业,引发学生对职业内容的思考,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水平,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3.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在护理教学中,为增强护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应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导向。首先,增强实践课堂的时间。原则上,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课、医院见习科等实践教育时间应占据总课时的一半,在实践过程中,护理学生的职业能力显著提升。其次,引导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最后,开放实训室。学校可建立实训中心,或者与医疗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临床应急能力等,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护理人才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部分,因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性,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水平,方可满足行业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然而,在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护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学生就业竞争力欠缺。对此,完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端正学生对护理职业能力的认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人才,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阳海华. 护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 名医, 2018, 66(11):255.

[2]何敏卿. 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 广州大学, 2018(12):34-35.

[3]基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J]. 解剖学研究, 2018(4):336-337.

[4]陈春.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7(5):75-76.

[5]荣佳. 浅谈护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8):103-104.

作者简介:杨菊(1987.11--),女,汉族,云南通海人,学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学。

猜你喜欢
综合职业能力护理教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