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析

2019-09-10 12:24李杰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核心素养策略

李杰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加强,而在这个阶段,学生也要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总结复习,以应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因此高中阶段班级的管理对学生学习成绩、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都非常重要,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改进管理方法,能为高中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班级管理;策略

目前社会正在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也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进行重视。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对应的品格。在高中班级管理上,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前提进行相关的班级管理,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并获得全方位的锻炼与成长。

一、高中班级管理面临的困境

1.班级管理的观念比较陈旧。根据传统观念,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一把手,对班级管理的事务有着最高的发言权,通常掌管班级里大大小小所有的工作,对此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一部分班主任由于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对学生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导致学生出现叛逆的心理,而学生在经过长期努力没有达到班主任目标的时候,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落差感,从而对班级管理出现抵触的心理。

2.社会环境复杂学生缺乏意志力。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网络兴起,信息爆炸,良莠不齐的思想经过网络大肆传播,对高中生也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对他们三观的正确树立起到了负面作用。部分学生的思想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认为读书比没读书的赚钱多,有的认为读书再好不如有个好父母,种种现象正在不断地出现。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感恩意识,对社会和自己的责任感不强。

3.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班主任基本掌管了班级事务,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使学生出现依赖的现象。部分班主任忽略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对学生采取不合适的管理手段,这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来负责,对班主任的工作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下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由班级管理模式转变为班级治理模式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具有最高的发言权,管理方式往往都是一言堂的模式,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只是一个被管理者,他们缺乏自主管理的意识,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自主意识已经比较强,独立能力也已经成熟,对于这种一言堂的管理模式,往往会出现排斥的现象,所以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不仅起不到管理作用,还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负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对班级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将管理模式转变为班级治理模式,教师只作为班级治理的引导者,由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对班级进行自主管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对班级的课堂氛围进行活跃,而且还能起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二)由重视学生的共性转变为关注学生的个性

核心素养的关键理念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保护,使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提升,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对班级的管理模式就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采取的是统一化集体管理,这种集体管理能让学生服从教师的安排,班级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那么在核心素养的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改变,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证学生的个人特色得到发挥,同时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其次,建立一个班级文化,班级文化需要同时体现班级的规范性和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建造一个能够进行个性化展示的空间。最后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利用班会这个平台进行展示,真正地对学生进行关注,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三)管理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大多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如果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安排来进行学习,那么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就得不到展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不到提升。所以想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那么首先要对学生在教育中的定位进行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其次对于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创新和丰富,可以采取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同时敢于验证自己的想法、敢于挑战权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思考能力。

(四)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往往这种评价只是一个单一的看法,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无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除了对学生的文化课进行评价之外,还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创新能力、课外实踐等进行评价。最后还要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吸收多方意见,才能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级管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核心素养出发进行班级管理,从班级管理的模式、管理的策略、和班级评价等方面来对班级管理进行创新,不仅能够使班级管理有着更好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占祥.高中班级管理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9).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高中班级管理核心素养策略
高中班主任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运用
强化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