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个体沟通的艺术

2019-09-10 13:05戴秀梅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戴秀梅

【摘要】班主任与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是重要的基本功,掌握个别沟通的技巧也是集体沟通的能力基础。本文结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艺术布白三个层面,从“量体裁衣,私人定制;多面符号,换装助攻;疏可走马,内视反听”等方面浅谈小学班主任与个体学生之间的沟通策略,营造快乐氛围,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幸福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艺术布白

沟通是构建师生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心灵空间的密钥,是班级管理开展的基石。班主任担负着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等任务,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善于用言语、非言语、艺术布白等形式真正拉近师生距离,为沟通艺术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量体裁衣,私人定制

语言是一扇窗,除了表情达意的功能,还能直接起到消除误会、拉近距离、增进相互了解的作用。在班级日常管理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别的学生,此时往往需要量身定做,制定相应的沟通策略:

(一)四渡赤水出奇兵

比如丽丽刚入学时,父母就告诉我孩子有自闭倾向。但父母并不想把孩子送进特殊学校。看着那双迷人而又充满灵性的眼睛,难以置信的同时,我完全理解那位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童年的心愿。我悄悄地观察着:丽丽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悄悄地来,悄悄地走,除了上厕所,她哪儿也不去,一直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1.山不过来,我过去。我坚持每天对她讲几句话,诸如:“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今天的午餐怎么样?”“需要我帮你挑一下鱼刺儿吗?”“你的声音一定很好听,我好想听听。”“借支笔给宁宁用一下,可以吗?”“谢谢,乐于助人的你值得所有人学习”......

2.三人同行,有师焉。我发动任课教师、班干部携手同进,每天坚持和丽丽说一句话,并针对性地整理行之有效的交流语言,带动整个班集体燃起来:

“我们想玩跳皮筋,就差你一个啦。”“我想去找英语教师问题目,一起去吧。”“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学习小组。”......博百家之长,绽协同之慧。

3.连锁塑造,勇迈进。有了一定沟通了解的基础,便给孩子设立一个一个小目标。首先,跟孩子单独交流,先从动作等非语言信号入手,如:“丽丽,请你到办公室帮我捧一下今天的数学作业,谢谢。”接着,从熟悉易答的角度出发,如:“我猜你今年8岁,是的话可以点一下头哦。”“哇,你点头的样子太好看了。我猜妈妈一定也看过。”逐步引导学生从动作回应,到语言回应。有引导就要及时反馈,当孩子完全可以大胆说出一个词时,就考虑逐步带着他一起走进课堂的交流。如此不断地增加“篮球架”的高度,让孩子在“跳一跳,够得着”中逐渐适应新环境,用心聆听生命的绽放。

(二)甜言蜜语奏鸣曲

那些顶撞、认死理、一点就爆的孩子,也让一线班主任的你曾经头疼不已吧。我班小豪性格暴躁,就像一座小火山,随时喷发。这不,一大早因为迟交作业被科代表批评几句,就在顶撞的口角之争中点燃战火,挥拳打了科代表。好在处理及时,没有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样的情形时有发生,究其源头,也没有发现他身边的亲人、教师等有这种性格影响源。看来,顶撞是孩子发泄不满情绪的方式。只有改变认知,才能真正调整行为,改变才会真正开始。反其道而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之后,我趁着午餐后散步找到爱读书的他,边走边聊:“小豪,最近总有同学在我面前夸你,说咱班阅读时样子最帅的就是你,我也这么觉得。很多同学都想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阅读经验,托我征求你的意见。”之后,我用手机抓拍他和同学友好相处的照片,发在班级明星榜上,并附上“第9周最炫笑颜”等心语。用甜言蜜语发现、创设情境,给孩子一顶“光环”,让他沿着“光环的晕轮”行走,一定能够调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换种思维,往往会“挤”出别样的空间。

二、多面符号,换装助攻

有研究表明,沟通中个人行为表现给人的印象,7%取决于用词,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沟通......非言语沟通方式的运用是班主任思想意识修养,教育教学能力的自然流露和集中体现,反映出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

冬天,彤彤课上拉肚子,短裤、毛裤、毛衣上满是大便,一股股恶臭直冲脑门。看着我来了,刚入学的她“哇”的一声哭了。我微笑着走过去悄悄拉起她的小手,边抚摸着她的头边把她带到洗手间清洗,并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低年级班主任的必备“武器”)。拉着孩子温暖的小手,接过洗好的衣服,家长满怀感激。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年幼的孩子更渴望非言语符号系统的沟通,一方面源于他的紧张、害怕;另一方面源于面子,孩子的内心深处并不渴望人尽皆知。而面对畏惧困难的学生,则应辅以更多的等待、信任与鼓励。距离约定学会跳长绳的时间仅剩2天,全体女生为小N加油:传经送宝的,鼓励安慰的,拉手邀请的。小姑娘闭上眼睛,冲到绳前:1次,2次,3次......甩绳手充满歉意地大呼:“对不起,刚刚是我太快啦。再来——”此刻,我很想像大多数母亲那样轻轻拥着她说:“孩子,你真勇敢。经历了就是成功了。”或是这样:干脆轮到她时咱们就原地甩跳,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还未迈出的脚步又被另一种声音叫停:“孩子的一生将要遇到多少的十字路口?每一次你都能替她选择吗?每一次你都要伸手干预吗?孩子真的希望你替代她选择吗?”于是,老班的初衷不改,微笑依然。小N凝望我的微笑,昂起额头,自信迈出。“好棒啊——”歡呼声此起彼伏,掌声在空旷的操场上空回荡。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溢满微笑中。

(二)金蝉脱壳物为媒

一根寓意深远的棒棒糖;一本随时打开倾诉的暖心便利贴;一盆毫不起眼的绿植;一份提前准备的赠本;一套有备无患的裤子;一段见证成长的视频;一封掏心窝子的书信......感人心者莫乎情。班主任偶尔来个“金蝉脱壳”,把“微不足道”的礼物推进一步,让它们完成“无声媒介”的有声光辉使命,不失为良策。有爱,会爱,互爱,沟通方能无极限。

三、疏可走马,内视反听

“疏可走马”指的就是中国绘画中的“布白”,即在画面空间上有所空余,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和余地,才能形成幽远无穷的意味。水满则溢,沟通中的“留白”同样能在师生间调和摩擦,平衡互惠。例如,批评打架、互相指责、情绪激动、愤愤不平的学生,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应该引导他思考:“你希望他怎样做才能令你心里舒服一些呢?”不要急于听到答案,而是让他学会角色互置,好好理一理,写一写,在不断反问、反思中解决问题。再如,面对一个家庭条件优越、但凡保姆能代做的事情从不自己做,就连班级卫生值日都花钱找同学做的学生,可以通过校外实践基地体验活动(所有事情自己做,定时检查)引发思考:“假如这一切优越条件都失去了,我该怎么办?”“布白”艺术是班主任与学生个体沟通的智慧体现,含蓄蕴藉。

午餐时间到了,新转来的悦悦端着餐盘,眉头紧锁,一言不发,许久没有用餐的意思。我走到她跟前问:“孩子,哪里不舒服吗?”她摇摇头。“那是不是不想吃饭?”同样摇摇头。“肉和菜都不合胃口?”她还是摇摇头。“有你过敏的菜吗?”依然是摇摇头,拒不吃饭。难道是想家啦?我一边巡视其他孩子吃饭,一边思考对策,忽然间一个念头出现了,为何不换另一种方法试试。于是,我蹲下来轻轻地拉着她的手,说:“孩子,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接下来,把选择交给“时间”。

定神地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声不吭的悦悦拿起筷子开吃,偶尔朝我偷瞄几眼。不一会儿,碗里的饭菜就被她吃完了,至今我也不知道那天的缘由,因为我觉得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究根问底。留一点彼此之间的空白、小秘密不是更美好吗?交流构筑师生友谊,沟通化解师生隔阂,解决教育难题。小学班主任应着眼于沟通艺术的建构,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去落实,形成有效沟通的磁力场,沟暖心之弦,通成长之路,引领班主任出奇兵、妙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延秀.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新课程,2015(5).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理念探析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