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思考

2019-09-10 11:45杜国生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初中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杜国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阅读为迎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本文主要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初中语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问题、应用意义以及应用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初中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1.占用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过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年轻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不够全面。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率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仅仅是一个教学的辅助性工具,不合理的应用会导致师生互动的时间被严重压缩,无形中降低了课堂互动效率和质量。

2.过于注重形式,忽略教学效率。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在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的创新完全没有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使信息技术教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如在教学时,教师仅仅利用多媒体、电脑、或电视展示一些简单的图片(多数都是教材插图),而对知识的多样化、具象化分析几乎完全没有涉及。这种形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无法真正地掌握阅读技巧。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策

1.建立线上线下双重学习模式。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除了深入研究教材之外,还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分析和研究当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方式和特点,努力构建现代化的趣味性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结合线下课堂打造线上教学活动,即利用微信教育公众平台软件进行网络授课,多用一些网络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内容,同时利用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2.利用信息技术增加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是教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客观地说,信息技术可立足教材以营造和谐、有趣的教学情境,并通过情景增加教学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文学习对情景和细节的描写较为注重,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文章描写的情景,让学生基于文中描述进行自由想象。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教师能在学生阅读和描绘的过程中,反复与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讨论文章描写的情景应该是什么样的。此过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学习,還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强化师生合作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合理地安排信息技术使用时间。初中课堂的课堂教学时间为45分钟,因此教师不能完全在这45分钟里都使用信息技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难在整节课都保持非常集中,且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弱。因此,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同时掌握好最佳时机,让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作用,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阅读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探究和思索,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学习与突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提升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要想推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必然要认清信息技术的教学定位以及把握教学动向,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从情境中学习,突破教学重难点、活跃学生思维,让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更具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屈静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整合探讨[J].教师,2017(16).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初中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