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2019-09-10 13:17冉桂亭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情绪心理健康创设

冉桂亭

《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指导要点的第一条就是:“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为了使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为幼儿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展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环境不单单指的是幼儿园的环境,所有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等等都包括在内。

1.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

从新小班人园开始,在早晨幼儿来园的时候,教师就要亲近幼儿,让幼儿消除陌生感,缩短人园焦虑。如:抱一下、抚摸一下,贴贴小脸等这些亲密举动都能使幼儿有安全感,消除心理的恐惧。有的幼儿在家的时候有说有笑,到了幼儿园就变了一个人,有话憋在心里,想人厕或者便在裤子里都不跟老师说。老师就要敏锐的观察每一名幼儿,用各种游戏和幼儿亲密的接触,用儿歌、故事和鼓励的方式与幼儿沟通。

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生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实际调整教学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不断增强他们自信心,为他们创造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2.家园配合,共同为幼儿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家庭的积极配合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幼儿园教育是一套,家庭教育又是一套,这就必然使幼儿园教育质量大打折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活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家长,除了要保障幼儿有足够的营养,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外,还要引导幼儿参与社会交往,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多给幼儿自由,让幼儿在自由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心理的绝大成分是父母潜意识缩影,父母心理健康,幼儿就很少有心理疾病,因此,父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的教育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家长微信群”或早晚接送孩子时,向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沟通思想、统一方法。从而家园配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健康心理环境。

二、对幼儿因材施教,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让幼儿学会把不愉快的事情表达出来

班级的幼儿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所差异,有的孩子性格急躁,有的时候会把课堂的纪律搅乱;有的孩子经常的动武,和小朋友打仗,其实,这都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充分肯定了情绪释放对维护心理健康的价值。他认为当人有情绪时,讲出一切来,能够减轻精神上的症状。所以,我们要让幼儿敢于表达,无论是用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让幼儿释放情绪和压力,不然他们的心理会受到伤害,产生负面情绪,从而产生暴力、愤怒、自闭、甚至缺乏自信等,不良的释放还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可见,帮助幼儿很好的释放情绪,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我们老师就要细心的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不愉快的原因,让他们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而不是用不该发生的动作、发脾气等来解决问题。

2.减少造成幼儿的恐惧心理的因素

当提到恐惧这个词的时候,好像有些耸人听闻,认为只要老师爱每一名幼儿,孩子热爱老师,幼儿就不会有恐惧感,其实只要细心的观察,经常有让幼儿恐惧的事情发生。例如:幼儿园开展了英语教学,许多家长愿意让孩子选择外教课,本来是很好的事情,可是,第一节课还没有上多久,班级里的一名女孩子就哭了起来,问其原因,原来她看到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感到很害怕,再也不想上外教课了;再如:一大幼儿园有外人来园检查工作,我的教学活动刚进行不久,一名男孩子就哭了,说他尿裤子了,我觉得很奇怪,刚让他们人厕不久怎么会尿裤子?在他断断续续的说话中,我了解了他尿裤子的原因,他说:“检查的来了”。原来老师无形的忙碌和语言给孩子造成了心理的恐惧,因为新小班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检查和参观。所以,幼儿教师要做一名细心的人,有预判的能力,别在无意当中给幼儿心理造成压力,产生恐惧感。

三、引发幼儿积极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积极的情绪是防御不良刺激困扰的有力屏障。通过对本班幼儿的调查,性格活泼开朗的幼儿大都能把握好自己的情绪,而抑郁、孤僻的幼儿则反之。性格活泼的幼儿大都交往能力很强,遇到事情很容易化解,对自己充满信心,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们会寻找各种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而孤僻、不愿意表达的幼儿常常遇事无主见,胆怯,退缩,一有不顺心的事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是一个有多种需要,特别是表达自己情绪需要的个体,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来帮助培养幼儿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各种情绪情感,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和谐的方式来表达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

总之,培养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且关乎孩子一生发展的大事,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让所有的孩子在全社会呵护关爱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猜你喜欢
情绪心理健康创设
创设未来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