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解题研究

2019-09-10 12:53范志德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题初中数学

范志德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材中,一元一次方方程是初中生学习方程及函数的基础,并且在每章节的习题中,经常会穿插一些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题型。而在初中数学中,表格解析及数形结合是解决一元一次方程较为高效的两种方法。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种方法出发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

表格解析及数形结合两种解题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文将分别把两种方法应用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例题中,从而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通过表格解析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一)表格解析法的具体步骤

看到问题之后,先进行审题,判断其是否适合用表格解析法。首先,确定适用之后,找出题中存在相等关系的方程元素,将不知其量的元素设为未知数,按照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列方程组。其次,根据所列方程组编制表格,标明数据类型、数量单位等。最后,确定表格中的变量,按照对应的变量关系填入对应的单元格。

(二)表格分析法应用在购买问题上

例如,华阳游乐园在圣诞节的时候举行了一场优惠活动,原本每张价值100元的成人票现只卖80元,原本每张价值62.5元的未成年人票现只卖50元,并且预计这场活动共售卖1000张入场票,共计收入为69500元。假设不计其他因素,可以全部卖出,请问,在活动期间来参加活动的成人及未成年人的各自数量是多少?

解:由题意可得,该题目中存在的元素关系为:成人票总数+未成年人票总数=1000(张)1成人票的销售总额+未成年人票的销售总额=69500(元)2

设成人票的最终销售数量为x(以元/张作计数单位),由此可得表1:

由2可得:80x+50×(1000-x)=69500(元),因此可得:x=650(张),

∴1000-x=350(张)。由此可见,参与活动的成人票总数为650张,未成年人票的总数为350张。(三)表格分析法应用在生产问题上例如,新火工厂是我市在郊区的一家皮球玩具生产工厂,该工厂总共有29名生产技术工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配套的皮球和打气筒。根据统计,每位技术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制作15个皮球及21个打气筒。而根据工厂近期发表生产配套的标准,每一组产品为2个皮球加3个打气筒。那么,请问需要有多少个技术工人制作皮球,又有多少个技术工人制作打气筒呢?

解:由题意可得,该题目中存在的元素关系为:

制作皮球的工人总数+制作打气筒的工人总数=29(人)1

气球总数‥打气筒总数=2‥32

设成人票的最终销售数量为x(以小时/人作计数单位),由此可得表2:

由2可得:15x/2=21×(29-x)/3,设共有x人制作皮球,则共有(29-x)人制作打气筒,由此可得:15x/2=21×(29-x)/3,∴x=14(人),29-x=15(人)。

因此,可以让14个技术工人制作皮球,其余15个技术工人制作打气筒,从而可以按照制作标准完成生产任务。

二、通过数形结合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在我国初中数学的教材习题解法中,数形结合是最常见,同时也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解题方法。例如,A站和B站的相隔距离为480公里,一辆普快火车平均每小时可以行驶90公里,如果一辆特快火车平均每小时可以行驶140公里。

(1)普快火车在从A站开出行驶了1个小时后,特快火车再从B站开出,两辆火车相对而行。那么请问,特快火车需要再行驶多少小时才能遇到普快火车呢?

(2)如果两辆火车同时分别从A站和B站开出,背向而行。那么请问,在行驶多少小时后,两辆火车的相隔距离为600公里?

(1)解:该题目中存在的元素关系为(如图1所示):

普快火车行驶的总公里数+特快火车行驶的总

公里数=480(公里),设特快火车行驶x小时后两辆火车会相遇,则140x+90×(x+1)=480(公里),

∴x=39/23(小时)。

因此,特快火车要再行驶39/23个小时后才可以遇到普快火车。

(2)解:该题目中存在的元素关系为(如图2所示):

图2两辆火车共行驶的总路程+480=600(公里),

设x小时后两辆火车间隔600公里,

则(140+90)x+480=600(公里),

解得:230x=12,

∴x=12/230(小时)。因此,两辆火车会在12/230

个小时后间隔600公里。

三、结语

綜上所述,通过以上两种解题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应用题逻辑变得清晰明了;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求解过程层次分明,从而提高初中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毓平.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解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7(4).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题初中数学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巧用比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