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 精彩无限

2019-09-10 09:43刘娴娴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搭积木尾巴语文课程

刘娴娴

纵观时下的小学课堂,研究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阅读深度教学的文章为数并不多。究其原因,一年级的教学主要是以幼小衔接、习惯养成、识字认字为主要任务;一年级的课文以韵文、儿歌、童话为主,的确也不如中高年级的课文那么有“深度”。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有时会无意识地变成单纯的识字教学,有时又会程序单一简化,篇篇“识字、读文、写字”,对课文的深挖不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不足。

作为学生阅读习惯、能力培养的起步阶段,如果能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展阅读的深化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中高年级正确理解课文更好地打下铺垫,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甚至,课堂也会因阅读教学的深度精彩无限。

一、深化知识——适当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一年级的课文虽然篇篇浅显易懂,多读几遍就能明白其意,也能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如果能适当地找些知识的生发点,对课文进行适当的深化,对知识地行适当的拓展,不仅可以减轻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因易而厌”的学习情绪,而且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小壁虎借尾巴》以连环画的形式、童话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了不同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教完课文之后,抓住“动物尾巴不同作用”这个生发点问学生:“你们知道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吗?”以此对课文进行适当总结。然后引导学生说说不同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后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补充展示一些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有趣的课文故事、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充实的信息汇集……学生在说说、听听、看看的过程中,表达、观察、倾听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再如,识字韵文《比一比》,在教学时也可以向学生适当补充一些量词的合理运用;古诗《一去二三里》,教学完可以给学生补充《雨》的谜语诗……这样的教学不仅再一次巩固了本课的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无意中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经典魅力。

二、深化语言——学习表达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是其特征之一,使学生学会“用语文”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学习的特点,我们可以适当地抓住个别词语与句式,引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模仿表达,从而达到深化内容、积累语言的目的。

如《小学教学设计》(语文版)中,郑小琴老师《菜园里》的教学案例就有类似的环节。完成大体的教学后,郑老师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蔬菜瓜果,然后仿着课文的样子编几句儿歌。第二天,学生上交的作业让郑老师大开了眼界。

只见学生都认真画了蔬菜,配了儿歌,其中不乏有精彩之作:如西红柿,红又圆,吃在嘴里酸又甜;黄瓜,黄瓜,身穿绿衣裳;萝卜进了门,药铺关了门……短短的几句儿歌,浓缩的是学生细致的观察,浓缩的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缩的是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的感悟。

再如《两只鸟蛋》中“焦急不安”一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也许理解它比较容易,但是要让学生将其熟练运用就比较难了。教学时,我层层递进,使学生扎实掌握。我让学生先说说:“如果你丢了,你的妈妈心情怎么样?”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使学生对焦急不安这个词了解更深。然后我让学生给焦急不安换个词,紧接着让学生用“焦急不安”说一句话,最后再带着感情读一读这一节诗歌。经过这样几个深入的教学环节之后,学生对“焦急不安”不再陌生。此后的课堂教学中,我时常聽到学生用这个词语进行表达。如《松鼠与松果》一课,对于没有松果吃的小松鼠,学生用上了焦急不安这个词;再如《美丽的夏夜》,对于回不了家的小蚂蚁,学生也脱口而出“焦急不安”这个词,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性在层层深化的教学中得到了落实。

三、深化能力——方法迁移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从一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可以使其举一反三,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年级的课文,并列式的写作手法比比皆是,给学习方法的迁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四季》《荷叶圆圆》《画家乡》等,课文采用的都是并列式的写法,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几个并列的事物为纲,写法大致相同,情感基本一致。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其中一个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然后总结并教给学习方法。接着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多次的合作中学会合作。最后全班进行汇报,教师适当小结、重点点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避免了课堂因教学内容的单一而出现的枯燥无趣,而且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到培养,更能渐渐地学会“渔”的方法。

四、深化情感——陶冶情操

语文是一个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深化课文情感,升华学生的感情,能达到语文“人文性”的目标,也更能达到课标所述的“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美好目标。

如《平平搭积木》一文,文章用诗歌的语言、浅显的文字,从搭积木生发开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心灵。学习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平平还会搭积木送给哪些人?从课文内容生发开去,学生迁移到孤儿、穷人、农民工……接着我顺势利导:如果是你,你会搭积木送给谁?有的说:“我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爱我人住,让大家都开心。”有的说:“我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流浪汉住,让他们不再流浪。”还有的说:“我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让买不起房子的人住,让他们不会因为买不起房子而伤心……”简短的语言,让学生再一次实践了语言的表达,更让学生在纷纷的议论中,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始年级。在接触语言文字学习的初始阶段,阅读的深化教学可以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等多维度、深层次地让学生接触文字,更多地实践,更好地学习,更多地沉浸式学习语文,切实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五缘实验学校(361000)

猜你喜欢
搭积木尾巴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孤单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搭积木,找秘密
一对好朋友
叠罗汉搭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