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为学生发展保驾护航

2019-09-10 00:40温秀芬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换位思考关爱微笑

温秀芬

【摘要】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但是对自我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尚不成熟,由于青春期学生情绪的波动性强,更容易发生极端化行为倾向。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让关爱为学生保驾护航才能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本文就初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关注和塑造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为当前教师的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关爱 换位思考 微笑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191-01

0

一、关注学生点滴,渗透教师关爱

学生在认知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针对当前初中阶段学生道德认知的不成熟和情绪的极端化现象,教师需要细心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情况,关注学生生活点滴和情感经历,从而帮助学生优化品质,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塑造工作。在笔者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桀骜不驯、扰乱课堂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仅有两三名同学与之交往。但是,经过笔者对其深入的观察,和从其几位朋友的口中得知,这名学生十分珍视自己的友情,由于家庭离异,该生用一种极端化的方式保护自己,唯恐再次受到伤害,所以缩小了自己的交际圈。在学习方面证明该生的智力水平并不落后于其他同学,但是成绩并不突出,课堂纪律不佳,常常被教师要求家长来校听课和交流。经过对其表现和心理分析,推测这名学生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家长对自己的关注,引起家长对自己的重视。显然这名学生未能获得关注与爱,导致学生存在缺失性需要。对此,结合这名学生的心理和家庭情况,笔者选其为化学科代表,让其帮助老师检查作业、分发试卷等工作,并借此机会促进师生交流的频率,同时表示对其工作的支持。随着与学生沟通的不断深入。这名同学终于敢于袒露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生活中的困惑和学习上的困难,主动寻求帮助,也逐渐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迎来阳光的生活,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

二、伴着微笑交流,走进学生内心

交流是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深化对学生了解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重要的品德塑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俯下身子,贴近耳朵,把握沟通的艺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深化对学生的了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首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以学生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善于换位思考,切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让沟通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在笔者执教的班级中,一名成绩平平的学生不擅言谈,性格内向。为了改善这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养成更加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性格,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彼此进行交流。在与之交流的过程中,为了打消孩子的恐惧心理,常以善意的微笑与之交流,与其进行沟通,终于从这名学生的口中增进了对其的了解。得知这名学生在生活中喜欢书法和绘画,并且也获得了较多的荣誉。于是,我在教学中常常请这名同学帮助我画班级黑板报板图或在黑板中抄写答案以帮助学生核对。同时在交流中,我也向这名学生表达了谢意,并真诚的夸奖这名学生的书法和绘画能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更向这名学生请教书法问题,让其纠正我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习惯。从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出学生似乎受宠若惊,却又十分真诚地向我提供了帮助。随着交流的增多,这名学生逐渐开始向我请教化学问题,向我诉说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在帮助其解答的同时,我也鼓励他向其他同学请教。在班级中更是鼓励学生积极向他人提供帮助,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习惯。通过这种个体教育、群体教育相互结合的方式,班级中的学习风气变得更加积极,这名学生也在群体的带动下,学习成绩有了更好的提升,性格也变得逐渐开朗乐观。

三、组织多彩活动,培养健康心理

目前,学校教育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暴力打架事件,关注学生的情緒和心理变化情况,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却缺少情绪宣泄的合理途径,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高压下产生极端暴躁的性格和情绪。为了帮助学生化解消极情绪,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弱学生的极端化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减弱浮躁和极端化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绘画,书法等比赛,引导学生学会平心静气、安心、坚持、执着于学习中,摒除无关事物对学生的干扰。再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感知教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教师可以组织班级集体性的活动,如班级运动会、拔河比赛、敬老院献爱心等活动,让学生感知集体和爱心的力量,感知奉献和帮助、团结和奋进。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向上的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让积极向上的活动成为学生积极情感和优良品德培养的调味剂,让教师的呵护和关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保卫学生的成长。

总结

教育是责任,是使命,是关爱,是呵护。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诲和呵护。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以德为先,以关注和呵护为抓手,让教师的悉心照拂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让教师的充分关注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 参 考 文 献 ]

[1]吕雷特.关注心理健康呵护学生成长[J].辽宁教育,2018(06):18.

[2]孙月娥.用温暖和爱呵护学生心灵成长[J].教书育人,2017(22):79.

[3]刘彩霞.刍议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优化策略[J].教书育人,2015(19):15.8F5F776C-D2A6-45EB-AA6B-4685A335E114

猜你喜欢
换位思考关爱微笑
《微笑》
Smile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种微笑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