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

2019-09-10 12:13陈希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理性思维生物创新

陈希

摘 要:随着社会生物学科的发展,生物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成绩导向,生物学科素养的已经被提上了议程,传统的教育将成绩放在首位,这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使得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真正地有所提升,教师应该結合教学特点,开展各种生物核心素养课程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上真正地有所提升和进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使得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所提升。

关键词:生物,核心素养,理性思维,创新

引言: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品格能够有一个完善和提高,使得学生的个人发展有一定的提高。因此,为了形成正确的生物学科素养,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教学指导,使得学生的生物学习的潜力能够得到一个充分的激发,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将生物学习的知识运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使得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真正的有所提升。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要求

生物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是学生面对一个生物问题所具备的基本的观念和思想,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个生物问题有自己正确的看法和观念。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社会实践能力。具有生物创新思维能力,自身对于生物知识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物价值观念。

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适时地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规划,使得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自身的生物综合素养也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当然,生物学科的学习关键在于实验,实践活动是学习生物知识的最佳方法,也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要注重生物实验的作用,通过生物实验,使得学生对于一个生物知识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和理解,使得学生对于一个基本的生物问题有着正确的解题思路。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需要教师摒弃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使得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不能够得到一个有效的发挥,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生物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性,要使得学生的生物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动的课堂,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个真正的提升。

二、高中生生物学科培养的方法

(一)建立学生心中生命观念意识

高中生物学习的最基础的东西就是生命的学习,学生在接触这些生命的内部特征之前必须对于这些生物的内在本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使得学生对于一个生命的价值有着正确的认识,因此,生物学科素养提高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争取认识,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只有这样,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才会有一个真正的提升。通过对于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建立正确的生物价值观念,这对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这种生命观的学习和认识,比如在学习《生物的进化历程中》可以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由来,使得学生知晓整个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物到陆地生物、从简单生物到复杂生物。通过学生的认识,使得学生知晓生物的价值形态,使得学生对于自身的生命有着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淘汰原则,使得学生的生命观念有所提高。

(二)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生物教学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讲授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大多是以课本为主要参考资料,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十分地无聊,对于生物知识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于一个基本的生物问题的分析能力,使得学生在解决一个生物问题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而创新性思维能力是生物学习的核心,只有创新地理解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使得学生在面对一个生物问题有着正确的看法。

比如,在高中生物的光合作用的学习过程中,研究叶绿体的作用,这是生物实验的重点,教师应该正确地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要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设计一种研究生物光合作用强弱的实验办法,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科的学习是一门实验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重视生物实验的重要性,要使得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力,使得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的生物问题时能够联系具体的生物实验过程,使得学生对于一个基本的生物问题有着自身正确的看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强调生物知识记忆的重要,而是应该使得学生通过实验自身提高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生物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比如,在学习高中生物的叶绿素色带的划分过程中,教师在刚开始不应该告诉学生叶绿素带是如何划分的,应该通过具体的实验,使得学生从一个具体的实验问题出发,自身理解生物色带的划分,从而明确叶绿素分为几个色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和生物核心素养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和进步。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是提高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最关键的一步[2]。

三、总结

高中生物的学科素养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关键和核心,教师应该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应该寻求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对于一个生物问题的具体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瑛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2):55-56.

[2]曾露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

猜你喜欢
理性思维生物创新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
认知抑制与理性思维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