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9-09-10 12:13李国德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新课改

李国德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向前迈进,国家也逐渐把教育事业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新课程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广与深入,有效的教学成为现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教学方式,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教学成果和有目的地教学。特别是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提出比以往更高层次的要求,高中生物又是理科综合及其重要的部分,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实践性,直观性及逻辑性。学习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由此需要通过大量的生物试验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吸收;为确保教学质量,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各种教学方法及技术等,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本文先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希望能够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

一、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现代意识

就当代高中生而言,现代意识的缺乏,不仅仅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几乎所有的中学都在追求高考升学率的情况下,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也没有深刻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仍然采取着老旧的教学模式。其次,老师更多在乎的是怎样将学生们的成绩挺高,如何让学生在短期时间内将所有的重点知识以及做题的套路,全部都烂熟于心。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就养成了只要能把题做正确就行的应试心态,学生在學习中没有丝毫现代意识,不仅表现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因此,高中生物的教学陷入困境,学生的高中生物科学素养也难以提升,导致高中生物教学一直达不到更好的效果

2、高中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

在新课改的教学实施下,高中生物教师由于未能充分认知和理解新课改理念的含义,并且也无法贯穿和落实新课程的教学标准。甚至,多数的高中生物教师并没有真正的思考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应当是怎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丰富的知识是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成果。往往忽视了研究、反思、学习、创新的能力,影响着关于生物科学思想、方法等的实现。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对高中生物教师的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创新也有更高的要求。

3、课程资源的匮乏

随着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育信息网络化的教学资源模式匮乏,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网络信息化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贯彻,比如在线课件开发、联机备课、学科信息发布、相互交流等功能的教学资源处于零基础,对教学资源缺乏支持,网络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需求。虽然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采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几乎所有的高中生物老师都只是简单的做个演示稿,简单的列出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并没有深入拓展其他内容,与直接写在黑板上没有本质区别,造成课程资源十分匮乏。对于课外习题的选择,学校没有实施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更多的只是依据老师们的喜好选择习题,不仅老旧,而且完全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

4、缺乏必要的生物实验研究

目前,在国内的中学校园中存在两种状况,一种是校内根本没有或者有极少的生物试验器材,另一种是校内有完整成套的生物试验器材而并没有真正的使用。

绝大多说的老师只是在课堂上枯燥的讲授实验内容,以及将所有的结果都作为一种考试结论直接让学生记住,因为他们觉得上一堂实验课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学生都缺乏了动手的能力,极大的降低了他们积极学习和探索未知的能力。例如,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的叶绿体和动物的线粒体之后,他们才能在大脑中形成那种求知的欲望,并且这样也会使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1、重视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只有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意识,学生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给予较多的关注,这样才是符合新课改的教学和改革的理念的。学校在高中生物实施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对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并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教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老师首先要充分解读和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含义。其次,根据新课改的教学标准,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提升自己生物知识储备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拓展。另外,高中生物教师应当重视生物试验的开展,并指导学生操作实验,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望。最后,高中院校应当不断优化生物教学的师资力量,对教师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相关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素养,优化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3、合理优化课程资源和开展生物试验

学校应当重视教育信息网络化的教学资源模式,加强在线课件开发、联机备课、学科信息发布、相互交流等功能的教学资源建设。生物老师应当在演示稿上添加合理的生物知识拓展,最好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此外,高中生物的习题资料应当在市面众多的资料挑选出最能贴合新课改标准的内容。最后,增添合理的生物实验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同时,通过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这才是对新课改标准的真正贯彻。例如,在学习“植物激素的调节”的知识时,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实验全部内容,首先分组采集植物幼苗,然后到实验室仪器上进行实验操作,并让学生仔细记录实验过程的变化,最后得出相关的知识结论,这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使高中生物课程符合新课改的标准和理念,学校和老师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一方面,学校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应当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和齐全的生物试验环境;另一方面,老师当对此引以重视始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坚持新课改要求落实素质教育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和总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艳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58-59.

[2]王绍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限途径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05.

[3]谢金辉.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途径探讨[J].知识文库,2017(04):148.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