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协同共促汽车产业“新四化”

2019-09-10 07:22叶盛基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产业链协同

叶盛基

汽車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已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中国的汽车工业经过近70年的发展,也名副其实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1953年起步到如今,我们很好地构建了中国汽车整个产业的体系,实现了品种齐全的产品发展,实现了中国汽车产品、中国品牌的发展,实现了产业链全过程全线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产品研发体系和具有先进制造能力的产业生产制造体系,以及较完整的营销服务体系。另外,我们还积极探索了新业态的发展体系,积极推动传统汽车的升级发展,积极探索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从产业发展而言,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且大国地位持续了多年。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中国的汽车市场还会保持较大规模和活跃度,并随着中国汽车逐步地“走出去”,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发展。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仍然让人振奋,然而,当前受经济下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汽车市场政策预期不稳定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市场产销量出现下滑现象,让人忧心。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新的产业形势:汽车产业链不断延伸、技术进步模式创新、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同时汽车产业也由高速增长期,进入到了低增长的普及期,存量竞争状态下,产业格局加速调整、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市场淘汰赛展开。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要做强,尤其汽车工业不是独立的产业,更需要整个产业链中各相关方协同努力。

保持稳定、长效的产业政策。长期、稳定的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同时确保政策的与时俱进,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定心丸”“强心剂”。面对新的产业发展形势,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相关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加大减税降费的支持力度,将有力支撑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科学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中国汽车工业要做强,实现新能源化的发展是必由之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工作也的确卓有成效,2018年实现了125万辆的产销。但一个产业的推动不是简单的产量问题,打好产业链的基础,锻造整个产业链的能力,在整车上、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方面下功夫,技术不断实现突破,实现质量的升级,真正达到类似于传统汽车的可靠性和消费者使用的需求,并着力于品牌培育,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深化产业链的协同和跨界合作。目前,整个汽车产业在实现“新四化发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这从根本上改变着汽车和出行行业。产业链的协同化也向着更紧密更纵深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考虑,上游企业包括材料和基础装备业如何协同推进汽车产业更有效地升级发展,相关产业包括信息、通信业,怎样促进我们的产业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各有关服务业以及其它产业如何更好促进我们的产业,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工业不仅仅是中国品牌的工业,而且融合了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国外品牌汽车公司的相关智慧,同时也承载着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使命。在深化合作,发挥跨国公司推动作用的同时,中国汽车企业也要有“走出去”的雄心壮志,通过政策帮助建立海外产业园,加强从研发到制造及售后全产业链的国际产能合作,建设海外品牌,拓展海外市场发展空间。

汽车产业是个非常融合及包容的产业,通过包容与融合各相关行业,携手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对汽车行业自身,对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伴随汽车工业发展,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不断地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不断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品牌企业,国内各有关产业的协同努力,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振兴,一定会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编辑|李艳芳  yanfang.li@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产业链协同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京津冀协同发展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