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包容:齐头并进,共创美好中国

2019-09-10 07:22邓茗文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普惠城镇公平

邓茗文

从1949年到2018年,我国人均收入从微薄的69.29元发展到28228元,70年间名义收入增长了406.4倍。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中国的扶贫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超过7.7億人摆脱了贫困,教育水平低、缺乏技术和资金等主要致贫因素正在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因残因灾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也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下极大改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保持了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从1949年到2018年,我国就业总量从1.8亿人增加到7.8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增加了27.3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2013—2018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1300万人。

让全社会所有群体尤其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等多种群体共享现代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肩负的使命。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后,2016年国务院制定《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将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8年上百万小伙伴成为了光荣的奥运志愿者,这一年也成为中国的“志愿者元年”。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已有1.26亿名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爱心与行动汇聚在一起,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中国社会持续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带来社会公平,工业文明正在使人类面临日趋严峻的贫富两极分化、资源分配不均、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加剧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终极目标,倡导包容性增长,也就是不让一个人掉队。中国正会同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正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全体人民正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普惠城镇公平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