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赋予中国高尔夫新机遇

2019-09-10 07:22戴耀宗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场

戴耀宗

新中国的高尔夫球运动始于1984年,成长到今日恰好是共和國70周年华诞一半的年岁,从呱呱落地、牙牙学语再到跌跌撞撞,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承担过历史使命,也走过一些弯路。在公众眼中,高尔夫往往跟占用耕地、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贵族运动等联系在一起,这些虽不完全真实,但也反映了高尔夫行业在成长路途中的一些迷失。高尔夫重视文化传承和个人修养,传承长达五个世纪的高尔夫传统,其精神可以概括为三个词:诚信、公平和尊重。如果要说高尔夫是“贵族运动”,毋宁说它是倡导做道德“贵族”的运动,而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很多道德与精神的“贵族”。

从尊重自然说起

高尔夫倡导尊重,要“ECO NOT EGO”,放下小我,放下骄矜,保持自谦,尊重对手,尊重自然。在众多奥运项目中,高尔夫是少数在户外大自然中进行的运动项目。高尔夫球场是一个竞技场地,也是一个绿色空间、一片生物栖息地。传统高尔夫球场的设计建造,一向注重对自然地貌和本地物种、气候的尊重,在优化环境的同时赋予它运动功能。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进步,一些球场在建造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狂妄的控制自然的倾向,这种倾向违背了高尔夫的理念,高消耗的建造和经营方式从长远来说也不可持续。

2019年8月10日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合理做好城乡空间二次利用,积极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这个理念与当前我们倡导的低耗水、低成本、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生态友好型高尔夫球场”不谋而合。

建造“生态友好型高尔夫球场”是对土地改造程度最小的利用方式之一,在有些地方甚至能起到修复生态环境的作用,不但可以提升人居环境,让绿地产生经济价值,创造就业机会,并且,一片开放性的绿色空间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利用,让社会大众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可以说,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衡量,它都将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以榆林沙漠高尔夫球场为例,球场建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在设计建造及经营中充分尊重了当地的地形、气候、植被与民俗文化,球场灌溉用水全部来自周边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疏干水,建成后,原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从不到20%提升到了90%,不单把防风固沙的前线往北又推进了一步、给野生动物修复了一片栖息地,还为周边居民造了就业机会,更为当地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会客厅。

公平、包容是高尔夫所倡导的

高尔夫倡导公平,是一项极具包容性的体育运动。不论老人、幼童、男性、女性,甚或是身有残疾的人士,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享受高尔夫运动的乐趣并且找到办法与他人公平竞技,这一特点使得高尔夫特别适宜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现在,高尔夫行业越来越多地倡导将球场进行多元化利用,让高尔夫为全民健康与福祉做贡献,让不打高尔夫的社区居民也能享受球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清新干净的空气。比如,佛山高尔夫球会每年开展的绿色健步行活动、高尔夫进校园和高尔夫电影之夜等活动,都是在以一种家庭共乐的形式鼓励社区居民走到户外参与体育运动,高尔夫球会也由此逐渐成为了社区联动的枢纽。

诚信、自律是高尔夫的核心

高尔夫倡导诚信,球员即是自己的裁判,诚信和自律是高尔夫运动的核心。现在,我们把这一核心应用到了行业自律中。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球场开始关注GEO(高尔夫环境组织基金会)高尔夫可持续发展认证,GEO Certified是世界领先的高尔夫可持续发展认证标签。GEO开发的OnCourse(即高尔夫可持续发展指导程序)涵盖自然、资源及社区三大版块的141个项目,这些项目又可分别回溯至《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个目标。目前,全球已经有来自75个国家的15000个球场加入了OnCourse计划。在中国,GEO与GCMC(高尔夫俱乐部经理人委员会)合作发布OnCourse中文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有24家国内球场加入了OnCourse,自愿履行保育自然、节约资源以及支持社区的承诺,同时自愿参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数据的采集,希望逐渐建立起中国的高尔夫可持续发展行业标准,并与国际接轨,通过对比发现自身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找到突破行业瓶颈的“金钥匙”,让行业自律和自我监督成为中国高尔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对高尔夫而言,可持续发展是古老的高尔夫精神在新时代的演变,也是时代赋予新中国高尔夫的新机遇。高尔夫不单是一项竞技,也是公民个人修养提升和文化传承的途径,它彰显了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这些都终将服务于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事业。

编辑|罗曙辉  shuhui.luo@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场
岛上球场
高尔夫球场遇险
球场之外
被清理球场全名单
中国高尔夫球场全名单
里约奥运高尔夫球场遭水豚啃食
高尔夫
休闲高尔夫
高球之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