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

2019-09-10 20:23晓果林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0期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晓果林

【摘  要】改善畜牧养殖环境现状,有效保障畜牧产品的供应和质量。对于规模化的畜牧养殖集中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要制定严格的污染治理措施并落实起来。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制定的措施,加强对废物的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科学处理废物,协调好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让畜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型产业。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引言

在当前的畜牧养殖的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对大气、水污染、土壤所产生的危害,要在正确的观念引导下,借助先进的技术积极对畜牧养殖进行探索。要使养殖户和各方主体增强环保意识,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污染的治理,创新畜牧养殖的新模式,减少污染问题的出现,促进畜牧养殖的持续发展。

1畜牧养殖常见的环境污染

畜牧养殖难免会产生动物粪便,动物粪便的堆积或者处理不善就会影响环境,因为动物粪便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促使疾病得以快速传播,因此畜牧养殖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还会对周围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另外,畜牧养殖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这些污水不能得到及时地处理,就会直接排放到土地或者周围的河流当中,从而迅速滋生更多的细菌,对水质和土壤产生危害。

2畜牧养殖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

2.1大气污染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养殖的牲畜会产生粪便,呼吸也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的臭气,当这些有害因素的成分较高时,不仅能够导致牲畜患病,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危害,进一步导致疫病的蔓延。

2.2水源和土壤污染

在畜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畜牧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和污水没有经过科学的处理,会渗透到地下,影响我们所饮用的地下水,同时,在水中溶解氧,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更加恶劣。所以,畜牧养殖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土壤造成危害,进一步使农作物减产,人体出现疾病,扩大传染源。

2.3畜产品所带来的污染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随着技术逐渐进步,往往会添加更多的添加剂和药物以促进牲畜的生长,降低牲畜的疾病发生,但是会影响畜产品的质量,使畜产品中所残留的药物超过了相关规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如果在饲料中添加太多的抗生素,会产生致癌的情况,然后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体健康,进一步影响生态的平衡。

3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3.1提高养殖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畜牧养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重要因素。要使畜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使之相互融合,加强宣传教育,使养殖业者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相关从业人员仅通过口头发言显然是不够的,口头上的回应并不能对实际情况产生作用。许多人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认为环境保护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冲突,所以大多数采取与自己无关的态度,这一群体的存在无疑给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的工作造成阻碍。要想规范和管制畜牧养殖过程,并且取得显著效果,必须要关注到人这一群体,切实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在行业乃至社会上营造一种人们密切关注环境污染的舆论氛围,在广大畜牧从业人员中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常识,并采取奖惩制度,奖励积极回应的从业者。同时,对不参与环境保护的人采取惩罚措施,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使农民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提高效益。确保农民在养殖过程中尽最大努力的减少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不利因素,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使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转变工作思想,改变工作作风,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3.2建立健全的畜牧养殖环保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研究,建立和完善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24h监管畜牧养殖的全过程,落实责任制,做到每个农场都有相应的领导和管理者负责,这样能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与责任人及时取得联系,提高处理环境问题的效率。在生产区做好外来参观人员的消毒工作,并在有关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场区,防止牲畜进入养殖区,重视鼠害防治,加强饲料检验,提高饲料质量,提倡饲料绿色化。在执行相关管理制度过程中,监管者必须有责任感,确保监管者在监督过程中能识别责任,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畜牧养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3.3构建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有关部门应积极倡导实施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致力于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绿色畜牧技术也需要不断进行研发和改进。有关部门要更加重视创新技术的投入,加大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得更加完善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人员还应努力不断开发新的绿色农药和肥料,以零污染为最终目标。同时,绿色水产养殖技术也需要大力宣传和实施,国家要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积极实施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的人,这样会刺激更多的人在保证盈利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

3.4完善农业环境法律法规

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除相关从业人员环境意识薄弱外,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比其他方式更有效,更具约束力和执行力。因此,国家应积极要求有关部门制定有关畜牧养殖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查处违法行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农业环境保护法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就目前来看,有关农业环境的法律法规还主要通过其他法律制度来体现,在针对性方面还存在弊端,没有专门针对农业环境的法规。所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去完善法规;一方面制定了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法,预防产前污染,控制生产中的污染,建立产后污染控制的有效法律框架。另一方面,畜牧养殖业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监督畜牧养殖业各方面的环境问题,对违法行为要全面追究责任。通过有效的监督、经济奖惩和法律处罚,可以有效地解决畜牧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3.5建立畜牧业环境治理激励机制

整体利润较低、经营风险较大是目前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弊端。单纯依靠畜牧业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污染控制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为缓解养殖业主的经济压力,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制定畜牧业环境管理激励机制,加大对无污染养殖业主的优惠力度,加大对支持污染物治理建设的资金支持。加大对畜禽生产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研究畜禽粪便的低排放、无污染饲料和无污染生态技术的技术人员进行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争取利用技术人员一流的技术手段减少畜牧污染源的排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畜牧养殖的过程中,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我们要将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问题联系到一起,對生态环保的问题加强重视,强化对空气、土壤、水源的保护,进一步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如金.探析畜牧养殖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60-161.

[2]蒋建军.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8,38(9):60-62.

[3]展翔,刘敬,徐贤东.环境保护问题在畜牧养殖中的分析[J].现代畜牧科技,2018(7):134.

猜你喜欢
畜牧养殖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诌议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成效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动物疫病的致病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