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分析

2019-09-10 21:12杨志和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中学美术

杨志和

摘 要:在如今这个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时代,精神文明显得尤其重要。学生身处于这样的时代当中,很容易崇拜物质、金钱,却忽视对自身人文素養的提升。作为美术教师,要利用这一人文内涵丰富的学科,将课堂作为主阵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中学美术教育,对如何开展人文素养教学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如果说知识和技能都是外在的,那么人文素养便是如今人才在社会中发展所必备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包含的概念较多,它是由能力要素与精神要素共同构成的,这些元素的综合将成为学生优良的品格以及积极的情感,并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果。那么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在落实教育任务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呢?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抓住美术作品鉴赏渠道

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教学和鉴赏教学。鉴赏的对象主要为一些名家名作,这些作品之所以流传至今并被封为经典,不仅仅在于创作手法的精炼,更在于其内在的情感与所传达的信息。利用一些优秀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在鉴赏环节落实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感受美术的艺术美和内在美。例如,在我国成都天回山出土的《说唱佣》是东汉时期的古物雕像,他身材矮小,头戴式样独特的帽子,裸露上身,两手臂戴有珠翠首饰。最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左手抱有一只小鼓,右足高举,面相滑稽,神态诙谐,给人以深刻印象。这一雕塑的魅力在于见到他的瞬间就仿佛能够听到他说唱的段子和滑稽的笑声,实为出神入化的雕刻作品[1]。在带领学生欣赏这一艺术作品时,教师要从《说唱佣》的艺术性和人文性角度出发,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古代匠人精湛的雕刻手法,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为能拥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一次课堂上的雕刻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以橡皮泥、木头等为原材料,学习古人雕、凿的手法,传承民族艺术。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教学活动更具人文色彩,体现了美术教学的内涵。

二、对作品背景加以介绍

尽管中学阶段学校设置的美术课时较少,但教师也绝不可将有限的时间全部用于讲解理论和知识,缺乏人文元素的注入,美术教学是毫无意义和内涵的。在介绍一些美术作品时,除了要从作品的艺术性角度出发进行品鉴,还要从作品的背景、历经的传承变故等方面入手,通过延伸一些课外知识,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例如,在带领学生认识《富春山居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讲一讲《富春山居图》几经流落的历史。黄公望在创作《富春山居图》后,赠送给了同门师弟。至明代,《富春山居图》被他人转卖,流落民间。几经转手后到吴洪裕手里,吴洪裕要以《富春山居图》为自己殉葬,但在火烧之际,其侄子将图抢走。尽管如此,图已经被一分为二,且损毁严重。到后来,更是又出现了《富春山居图》赝品,珍品也是几经流落,成为了人们牟利的“宝物”。最终,台北故宫博物院存放了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真品的另一卷《剩山图》存放于大陆的浙江博物馆[2]。讲述这些历史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好的艺术作品人人仰慕,但不可作为谋求暴利的手段。同时,也让他们为艺术作品的颠沛流离而感叹。此外,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外寇入侵我国,抢掠宝物,国人最终通过不懈努力接宝物“回家”的历程。例如,著名的圆明园十二兽首,在被八国联军抢夺后流落到了不同的国家,而我国的一些爱国人士如今纷纷出资,将宝物购回后赠送到了博物馆,但现如今仍有四个兽首不知去向[3]。通过讲述这些真实的事件让学生意识到,我国的民族艺术瑰宝是不可侵犯的,它们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代表,而绝不是单纯的有价值的“宝物”,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归属感。

三、增设自主探究空间

学生在美术方面表现出的人文素养还体现于他们自主挖掘艺术作品内涵,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增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大胆的假设,领悟出艺术的真谛。例如,在山水画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于用毛笔和墨作画并不熟悉,教师先入为主的讲解很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各种技法的领悟。我认为,不妨将本课的探究权利交给学生,看看他们能够得到怎样的收获。我在教学时就彻底“放手”,让学生们看书、操作、感受、总结。在最终的总结环节,学生们通过对教材内外大量画作的鉴赏,得出了山水画是通过点、染、擦、勾等方式表现出来的,并且还依照这几种方式在宣纸上进行了尝试。随后,我让学生们再用自己熟悉的水彩笔、蜡笔、铅笔描绘相同的画面,与用毛笔所作的山水画进行对比。学生们很快就发现,用毛笔画山水画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的营造意境,引发人的无限遐想,这是其它绘画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在自主探究下,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悟出了许多道理,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绘画技艺的独特之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素养是十分丰富的,教师既是施教者也是探索者,要探索出更新的教育渠道,挖掘出美术背后更多的人文内涵,借助有效的手段,增加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文化品质。当然,追求这一目标是任重而道远的,以上建议也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并肩齐驱,在美术教研工作中一同努力,向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不断努力,做好为教育工作奋斗终身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郭继红.有效源于对教学策略的灵活应用——初中美术有效教学探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3):72-72.

[2]何丽萍.构建中小学美术人文素养教学,展望教学改革新未来[J].新课程(中),2015(7):17-17.

[3]祝玲.浅谈初中美术人文素养与情感教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45-145.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中学美术
美术篇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