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月嫂生存状况分析

2019-09-10 07:22张路军
家庭服务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群技能北京

张路军

月嫂,作为家政服务业中非常有特点的一个工种,因为和新生儿息息相关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月嫂群体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人群特点?对她们进行定量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8年,笔者组织了针对北京地区月嫂人群的调查,调查旨在定量分析月嫂群体特征,为行业从业者和有关主管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本次调查面向在北京工作的月嫂群体进行,采取线上调查的方式进行。共收到问卷1700多份,合格样本1223份,调查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北京月嫂工作强度比较大。

以一天工作时长为例(如图1月嫂上户1天工作时长结构),85.5%的月嫂l天平均工作12个小时以上。

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的标准计算,和其他职业相比,至少45.1%月嫂1天工作的时间是其他人的2倍。可以说,月嫂这一职业是建立在透支个人健康基础之上的。

其次,北京月嫂大部分依然处于基本需求缺失状态、甚至心理需求缺失状态。

调查显示,月嫂由于技能不足或缺失引起内心的痛苦非常显著(如图2月嫂对工作的认知评价,图3月嫂这份职业告诉家人的意愿程度)。从调查数据来看,23.4%的北京月嫂在工作中感到心理寂寞,13.1%的北京月嫂感到没有地位,这进一步表明月嫂这份职业尚未被社会给予更好地、更体面地认可。

第三,北京月嫂收入水平、储蓄状况及工资用途,显示北京月嫂生活质量保障并不乐观。

三个关于月嫂生活质量的基础硬性指标显示,月嫂生活质量保障并不乐观。一方面,从年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不足50%(如图4月嫂年收入水平结构分布);另一方面,当前48.5%的月嫂是没有积蓄的、19.2%的月嫂的积蓄在lO万元以上(如图5月嫂当前积蓄状况分布)。

造成月嫂收入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的原因主要是媒体对高工资月嫂个案的放大。调查显示,大多数月嫂的工作量并不饱满,很多时候处于等单状态,再加上有时候还要回老家,导致很多月嫂一年之中只有六、七个月的工作时间。

同时,月嫂大部分开支用于孩子教育、买房盖房和家人日常开支。在孩子教育方面占用了工资总额的38.7%,买房盖房占用工资总额的30.0%,就连家人的日常开支也分担了其工资总额的25.0%,自己的日常开销却只占6.3%(如图6月嫂工资用途结构分布),月嫂俨然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顶起了一个家庭的半边天,甚至更多。

北京月嫂,无论是工作量、职业认知感还是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均不容乐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从月嫂基本生存与发展技能等方面,进一步探究造成月嫂当前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的深层原因。

月嫂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接受过高等教育或高端职业教育的非常少(如图7月嫂接受教育状况分布),导致月嫂的自我学习能力不足和综合素质不高。

而雇主作为消费者,普遍是高学历人群,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要求月嫂的技能要非常专业,甚至需要月嫂会家务和护理之外的其他技能,比如家庭营养、收纳、病患护理、西餐制作、插花等。这些知识、技能均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而当前月嫂教育水平是难以满足的。

当前,月嫂的工作技能多以经验为主,知识性等偏弱,这些我们可以从月嫂年龄、婚姻及月嫂以前的工作类型中看出一些端倪(如图8月嫂年龄分布,圖9月嫂婚姻状况分布,如图lO从事月嫂工作之前的职业分布)。

81.7%的北京月嫂年龄在40岁以上,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基本上都有家庭生活经历,积累了大量的家庭经验,包括生育孩子、养育孩子等,这些经验对月嫂工作的贡献很大。

因为月嫂的工作特点是需要长期住家服务,离婚人群更适合这个工作,所以月嫂人群的离婚率普遍很高,但很多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婚姻状况。据估计,月嫂的离婚率已超过50%,高于本次调查数据。

然而,从月嫂之前的职业类型来看,具备职业意识的月嫂不足40%,对服务等概念尤其是高端服务、深层服务等概念尚无清晰或有效把握。因此,北京月嫂当前的业务技能与市场需求,与新时代家政市场中对月嫂高质量诉求比较,还是有较大差距。根据市场价值的规律,月嫂提供的服务与价值获取依然处于低水平阶段。

本次调查显示,北京月嫂市场虽然竞争激烈,整体供大于求。但月嫂整体服务水平仍较低。目前月嫂市场的主要矛盾是雇主对消费体验的要求较高以及月嫂整体职业素质欠缺之间的矛盾,社会各界应客观对待月嫂这一职业的工作特点和收入,给予中肯的认可与评价。有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应从市场角度出发,为月嫂群体提供更加实用的政策帮扶和培训补贴等。

猜你喜欢
人群技能北京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