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德育”为学校德育工作添上“助推器”

2019-09-10 18:06毕振强
教育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课程

毕振强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在现实中,不少探索总感觉效果难以如愿。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时代大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开展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2014年,山东省青岛市提出了改进和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10条意见,确定了当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框架。如今,山东省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的办学理念是“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做负责任、有温度的教育”。围绕这一理念,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实践厚德敦行,构建三全德育”为目标,不断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所谓“三全德育”,即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方位德育。“三全德育”是一个系统的育人指导思想和原则,它强调在德育这个体系内,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协作,构筑一个德育立体结构,发挥德育实效性。

全员德育

“全员德育”即人人育人,强调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有育人意识,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发挥育人的职能,并且相互配合,构成完整、全面、和谐的德育工作体系和格局。

学校严格落实山东省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所有班级进行导师选择与分配,要求每名教师负责十个左右的学生,担任成长导师,定期与学生谈心,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成长需求。基于实际情况,学校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德育课程育人。学校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这个重要德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统领作用,全体政治组教师在授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融合道德、心理健康、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

学科德育渗透。学校指导各学科制定了德育实施方案,每周集体备课时,所有备课组将德育点的渗透作为重点研讨内容。全体教师每学期撰写学科德育计划,遵循“先育人目标、再知识目标”的原则,使学科知识教学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形成学科大德育观。

传统文化熏陶。学校明确了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工作的具体要求,开齐、开足、开好由语文老师承担的传统文化课程。同时,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经典诵读、传统节日主题文化系列教育等活动,每学期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书法大赛、国学知识竞赛等。

实践活动育人。学校积极探索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办法和实践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以生为本、体验核心、知行合一的实践德育新机制。一方面,开展德育品牌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高一的“亲近自然,励志青春”远足活动,高二的“十八而志,责任与青春同行”的“五四”成人礼,高三的“激情冲刺,百日圆梦”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以及温情的毕业典礼,已经成为学校富有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靓丽名片。一方面,举办德育“微活动”,如爱国电影展、校园微视频大赛、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标兵评选等,在丰富校园文化之余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公民意识。

全程德育

“全程德育”主要是从时间上而言,强调德育要贯穿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要认真研究高中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其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高中生每个阶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规划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同阶段的德育工作重点和方法。

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制定了各个年级不同的德育目标。高一以“做‘大方’的人,迈好高中第一步,争做合格高中生”为目标;高二以“做‘大气’的人,迈好成人第一步,争做文明高中生”为目标;高三以“做‘大志’的人,迈好社会第一步,争做优秀毕业生”为目标。

“全程”也意味着要依据每年的重点时间节点,月月有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架构。从9月份开学到暑假,每个月的德育主题重点依次为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社会服务意识教育。

全方位德育

“全方位德育”体现在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把德育渗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文体活动、创新发明、社会实践和家校社共育五个方面落实。

建设富有魅力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辦学之魂,我们创建“看校容处处可爱,看环境留恋难舍,看风貌积极向上”的新型校园,建设了优生专栏、名师专栏、伟人专栏、诺贝尔文化专栏、传统文化墙等,设计了感恩系列、励志系列、行为习惯等系列主题教育专栏。同时,注重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走廊建设和文化系列标识建设,所设每一处格言警句对学生极具启发性。

打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生命在于运动,文艺陶冶情操。学校要求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每年举行田径运动会、阳光体育运动会,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在艺术培养方面,校合唱队、历史剧都斩获全国级大奖。

发掘创新潜质。我们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提升其自主探究、实际操作和合作交往方面的能力。主要从几个方面发力:

在师资团队上,学校精心挑选出对创新发明具备浓厚兴趣、刻苦钻研的优秀教师,组成科技创新发明的辅导教师团队,同时对外积极聘请专家教授。辅导教师与外聘专家的双方配合,提高了相关课题研究、社团活动及比赛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专业性。

在硬件保障上,从 2016 级开始,学校开始使用自编校本教材《我爱发明》,并在高一开设每周一节的创新发明校本课程。我们投资100多万元创建学校“启明灯创客空间”,包括创客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3D 打印实验室、无人机航模航拍实验室等。

在校外支持上,学校与烟台大学、鲁东大学、中科院、中科院海洋带研究所等单位达成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并积极聘请中科院科学家及教授为学生进行科普讲座。为了方便学生申请发明专利的查新活动,学校还与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局搭建联系桥梁。

搭建实践平台。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不断完善社会服务制度,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各个班级依托家委会的力量走进法院,走进张裕酒庄,走进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大量实地探究及职业体验活动。

打造“三位一体”的家校社共育体系。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的沟通,为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打开了一扇窗户,于无声无息中践行养成教育。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形成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艺体为两翼,三全管理为保障”的科学发展管理体系。接下来学校将更加努力把“三全德育”做得更好,让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谷珵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