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墓葬折射出元代社会生活研究

2019-09-10 05:22阿拉木斯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元代社会生活墓葬

摘 要:元朝的统治时期虽比其他朝代短,但是元朝的文化却在中国封建社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元朝的政治文化。元朝是蒙古人开始进入中原,使得中国古代的各民族走向融合,为中原文化带来了新机,所以元朝的社会文化展现出一幅多彩的画面。如何深入了解元代的社会情况呢?可以从元朝的蒙元墓葬着手研究,一个朝代的墓葬反映着一个朝代的文化,所以是极其重要的。这篇文章从元代的祭祀、元代的服饰和元墓葬所体现的等级差别三个方面来为大家展示一下元代社会生活的情况。

关键词:元代;墓葬;社会生活

一、元墓葬所体现的等级差别

当前,我们可以从考古学家的研究中看到,在蒙元时期官吏葬在长城以南到长江以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官吏又分为三品官吏,其他品级官吏和一品官吏,那么三品以上的官吏主要葬在长城以南到长江以北地区,而其他官吏葬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一品官吏葬在长城沿线以南到长江以北地区。

墓葬种类分很多种,主要的是砖室墓、石室墓与洞室墓。而耶律铸墓是规模比较大的多室砖墓,砖墓里全部是用壁纸来装饰的,另外砖墓里采用的是仿木构砖门楼,随葬的器物有瓷器、陶器、银器、石器、铜镜、铜牛、汉白玉石马、石狗、陶俑和其他的装饰品,品种具多,品类齐全,这些器物大多数是明器,只有一些器物是实用器。构建的河北的梳妆楼墓,具有浓厚的蒙古习俗特色,因为梳妆楼墓的主人是蒙古贵族人,墓碑上写有砖筑享堂的字目,洛阳赛因赤答忽墓为砖壁土顶洞室墓,墓砖也是雕刻成仿木构门楼,土顶洞室墓跟多室砖墓略有不用,土顶洞室墓只有前后两室,但是随葬的器物是仿铜陶礼器,由此可知,土顶洞室墓建造的很普通,但是墓却长达数米,却是罕见之极。其他品级的墓葬规模也不大,且随葬的器物也是比较单一的,只有陶瓷器与陶俑。一品高官的墓主主人除蒙古人以外,还有汉人与色目人,体现出元朝的上层社会统治阶级的不同。

三品以下的中下级官吏墓葬种类较少,主要有砖室墓、石室墓、洞室墓以及土坑竖穴墓。而在长城以南到长江以北地区较为常见的是多砖室墓和洞室墓。砖室墓分为墓道、墓门和墓室,一部分由壁画装饰,墓室大小适中,随葬物品居多,而且极具特色。洞室墓主要分为墓道与墓室,但是墓室有单室与双室之分,随葬器物是陶瓷器与陶俑。石室墓是最为罕见的室墓,举例山东张楷墓,它是长方形的双室墓,典型的南北长,东西宽,随葬的物品也只有陶器、铜镜与铜钱。在南方地区砖室墓大多数是夫妇合葬墓,而且砖室也极其讲究,分为券顶和石板平顶,墓葬的规模不大,随葬的物品都是百姓们拥有的金银器、铜器与陶瓷器。西南地区实行骨灰葬,时间相对较长,葬具为陶罐,随葬物品比较少。这些都是规模较小的墓,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墓,例如江苏的新兴场崔彬墓川,官职是新兴场典吏,属于吏员的一种,墓为三室石墓,规模比较大,但墓室是东西长,南北宽的一种新型墓室。湖南沉陵双桥元墓是土坑竖穴墓,其墓主黄澄存为元朝五品官员,墓室也是长米与宽米,随葬的物品品类居多,还有丝织物,器物有金器、银器、铜器、瓷器等物品。

平民的墓葬也是有区别的,地域差别与贫富之差最为明显。地域方面,在长城以北地区多数为土坑竖穴墓,土坑竖穴墓与其他室墓大不相同,在墓的上铺是由石块与砖框砌成,且墓外还有石莹墙,空间不大,只能容纳一人,一些没有棺材的也葬在墓室里,大多数是骨灰葬,没有多少随葬品,族群的不同,随葬品也有很大的差别,汉人的墓中大多数是陶瓷器与铜钱,蒙古人的墓中大多数是铁刀、铁链、马鞍与羊肢骨等。

二、元代的祭祀

元朝的习俗具有多样性,深受着汉族文化的影响,又具有深厚的蒙古游牧民族特色。尤其是萨满教在蒙古社会中占用重要地位,蒙古人祭祀深受萨满族的影响,蒙古人祭祀是请萨满族巫祝前来主持,在元一代,皇室的祭祀也是由萨满主持。萨满教的宗旨就是万物都是有灵性,而且灵魂是永远不灭的。而且江河湖泊、森林草原、祖先神灵都是萨满族祭祀的对象,可见祭祀的范围较广。大多数的蒙古人都信仰萨满教,所以尊敬天,每天有事都会向天诉说,俗称“长生天”。蒙古人常常进行祭天、祭祖的活动。而且在祭祀中有“烧饭”的习俗,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着极其相似的习俗,蒙古人将其成“亦捏鲁”,而且祭祀也不在一个的场所中。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模仿漢朝制度修建太庙,规定日期进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早已将汉文化与蒙古文化融合到一起了。除此以外,元朝还专门修建了皇室祭祀场所,例如元朝皇帝“御容”的影堂、元大都内的烧饭园等。正因如此蒙古贵族们也修建了属于自己的祭祀场所。

三、关于元代的服饰

服饰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习俗、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都可以通过服饰表现出来。元朝是多民族集一体的国家,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社会面貌也极具特色。在蒙元时期,蒙汉文化占主导到位,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冲击,元朝在服饰上也略显不同。在蒙元墓葬中的壁画的人物形象以及随葬的人物佣都体现出这个时代服饰面貌。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服饰就变为了汉族服饰与蒙古族服饰,汉族服饰则保留了原貌。

汉人与蒙古人在各方面都有所不同,由元朝蒙古人的墓葬壁画人物所知蒙古男子常常将头顶中部的头发减去,却留下额前一络,并将其剪成桃形,其余的则是编为二辫,将其卷成环垂于耳朵后面,这种发型在蒙古人中是较为常见的。

蒙古男子钟爱帽子,且种类多样化,主要有暖帽、钱笠帽、四方瓦楞帽。“帽”的意思是暖帽,是用极其珍贵的动物皮毛制作而成;“笠”的意思是拔笠帽,是一种圆檐斗笠帽,形状比较像钱,因此叫钱笠帽。帽子的样子基本没变,但在实际生活中又有所变化。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版.

[2]陈朝云《两宋墓葬研究》研究报告2015年.

[3]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吉林教育出版社,2016年.

作者简介:阿拉木斯(1995-),蒙古,男,籍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考古。

猜你喜欢
元代社会生活墓葬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江苏常州孟河南杨村墓地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
从民族文化交流视角论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
《雪霁里的故事》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