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助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与展望

2019-09-10 07:22张忠月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慕课信息化创新

张忠月

摘要:我国的慕课自2013年起步以来,经历了从向国外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赶超引领的发展过程,慕课建设规模、质量与实际应用效果大大提升。慕课带来了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教育环境的立体多元化发展及专业课程的优化升级,同时,它致力于优质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使得线上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微专业和学位攻读等几大模式并行融合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社会需求牵引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慕课将进入以智能、交互、全社会运用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它对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助推支撑作用必将显著增强。

关键词:慕课;教育;教学;创新;信息化

慕课,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简称MOOC),2012年在互联网内容免费共享的理念推动下发轫于美国大学校园,它顺应了教育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的要求,适应了学习者开放式、系统化学习的需要,不到十年便引发了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一轮改革浪潮。2013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界博采众长,积极应对,主动求变,开始了慕课建设。2014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旗下的爱课程网和网易合作推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慕课平台——“中国大学慕课”。2015年4月,教育部发文部署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服务新业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到“办好网络教育”。短短几年,中国慕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建设与应用均取得了斐然成果。迄今,我国有关高校和机构自主建成慕课平台约20家, 上千所高校建设的超过12500门慕课上线,居世界第一,超过2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慕课,65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2018~2019年,教育部先后认定推出两批共1291门国家精品慕课。我国慕课建设从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既注重吸收借鉴国外慕课的做法经验、运营模式,又在发展中主动创新,越来越多地呈现中国特色、中国元素,创造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運营规模、制作质量、服务模式等方面部分实现赶超,处于领先地位,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扶持,出版单位、高校与社会教育机构多轮驱动,慕课内容、技术与应用齐头并进的中国慕课发展之路,为促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慕课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影响

在“互联网+”教育浪潮中,慕课作为课程的一种新形态,向上支撑一流专业建设,向下改变校内课堂教学,拓展了教育环境,丰富了教学手段,拉近了象牙塔与社会、学历教育与社会教育、校园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距离,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发生巨大变革和多维创新。

(一)慕课带来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转变

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生,信息技术对他们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习惯的塑造是空前的。他们学习知识的场景、方式、态度和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个性化、多样化的专业学习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慕课打破教学时间、空间的边界,使线下课堂延伸到线上课堂,再发展到线上线下融合的课堂。如此一来,高等教育突破封闭的象牙塔,拓展到社会,使固定的教学时间拓展到随时随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有效推进“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教育生态的构建,推动因材施教,适应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慕课,学生可以不通过教师、不通过课堂就直接获取海量的课程信息和专业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课堂模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 “以学为中心”,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正在从单纯的“知识习得”向“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拓展。

(二)慕课促进教育教学环境的立体多元

中国慕课服务终身学习,使“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成为可能。慕课及相关平台的应用,创造了“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环境。特别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改造了已有的教学环境,创造了多元的学习环境。慕课与信息技术赋能的互动教室、研讨教室等智慧教学环境一起,创建了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更易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环境。例如,四川大学借助慕课教育教学理念,持续推进支撑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的智能化,建成了互动式智慧教室400余间、交流互动式走廊20余条,还建成了4000平方米的交流互动式大厅及公共区域。

(三)慕课助力优质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

当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充分,分布不均衡。慕课的出现,有利于弥补高校之间、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教育鸿沟,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有质量、低成本的开放式大规模在线教学活动可以成为常态,一所顶尖高校的卓越教育也能够惠及社会大众。迄今为止,北京大学已经开出了数百门慕课,东西部课程联盟汇集了上百所大学的优秀资源,向上千所大学提供在线学分课程,累计惠及上千万学生,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西部12省市自治区。几乎每一门慕课都能从一间教室延展到城乡无数学生的电脑屏幕、手机屏幕上。在缺少优质师资的中西部地区,学生能够共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顶尖高校的教学资源,隔着屏幕与名师交流,较好地解决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已经开展的大规模应用实践说明,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慕课应用之路,它创新了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实现了不同地区高校的协同发展。

(四)慕课促进专业课程的优化升级

一方面,慕课实现了教学内容跨课程、跨专业、跨学校、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共享,对课程内容的价值和课程资源的优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慕课提供了让学校、社会、产业、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对接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产学研协同设计、组织、建设课程,更有利于新技术、新经济、新需求的融入,能够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更优质的课程资源、更先进的产业技术和更真实的行业案例,使产学研合作拓展深入到课程的微观层面。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下,在线实验实践教学与慕课互相贯通,创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优化升级专业教学。

二、慕课创新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

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需求的提升要求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翻转式、混合式、探究式、合作式、交互式学习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进一步推动课堂革命。

(一)线上自主学习

慕课短视频、在线练习、互动交流、考核评价构成由教师引导的教学过程。精准简练的知识讲解、吸引学生的传播内容、有数量有强度的练习、群体学习的互动交流、规模化的学习行为记录、持续迭代更新是慕课的特点。

慕课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课程资源通过授课者和学习者的互动、沟通与交流整合起来。与以往的网络公开课不同的是,慕课一般以周为单位有序推进学习进程,每推进一个单元,学习者都会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料、测试内容等。因为慕课的社交性质,学习者还可以在交互性社区里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习的参与性强,提升了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会通过频繁的小测验以及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来检验。作业和考试的主观题部分通常由学习者之间相互评分,这也是交互式学习的体现。学习者在学完课程后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或证书,使得慕课真正成为一个提供完整课程的平台,一种学习者可以完全自主地跟随线上教师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的全新学习模式。

慕课依托公共课程平台开展运行服务,其开放性使得它们的影响力扩散到全社会,促进了社会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中国慕课为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提供400余门精品慕课,供8900多万党员干部选学;为中央军委军事职业教育互联网服务平台提供700多门精品慕课,服务于全军指战员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是我国慕课在高校教学应用的主要路径之一。线上指基于互联网的MOOC或SPOC,线下指学校的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定位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其目的旨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

慕课教学可以高效地传递知识,实现知识传授由线下向线上、课内向课外转移。课堂上留下宝贵的人和人之间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教师的工作重点不再是呈现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学习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深化拓展、应用创新和反思评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课堂以习得为主,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指导学生向高阶目标进发,这是线上线下融合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机会和变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能力要求。

教师可依托慕课实现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设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慕课(线上)和课堂(线下)一体化设计,形成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的方案,构建学科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

目前,跨校跨区域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等共享与应用模式不断涌现。“MOOC+SPOCs+翻转课堂”、慕课学分认定和转化的“1+N” (1门课程+N个学生的虚拟课堂)、课程联盟共享的“1+M+N”(1门课程+M所学校+N个课程班)、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见面课/直播见面课”等多种应用模式,有效地助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在线微专业和学位

慕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衍生出在线微专业和学位项目。美国、英国的几大慕课平台,以多门慕课组成专业培养方案,通过纯在线的学习形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系统性的专业人才在线培养机制,能够满足在校学生和终身学习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

我国的教育界也不甘落后,在在线专业探索方面,结构化、成体系、上规模地开展系列课程、专业系列、课程群及在线专业的建设。例如,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依托“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构建土木工程、铁路交通等微专业课程;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国学经典系列慕课向社会学习者提供在线专业证书,同时开设为山东大学辅修专业;清华大学依托“学堂在线”平台推出公共管理认证证书、数据科学认证证书等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在新兴技术领域,探索产学合作共建慕课群的新模式。此外,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在“人卫慕课”平台推出医学系列课程,以医学专业课程群为单位进行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

三、需要破解的突出难题

慕课迅速发展,呈现出对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影响越来越大的趋势,但其发展时间毕竟不长,我们需要进一步理清其发展思路,完善其发展路径,提高其发展质量,弥补其发展短板,促进其健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一)慕课及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控制

慕课的制作标准及其质量如何保证、后期运营如何监控、混合式教学的质量如何监督等,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去研究、评估。这种监督评估,既有赖于慕课环境下教学流程、规范制度的健全完善,也有赖于在设计慕课时就加入体现监督评价功能的模块,更有赖于教师、学习者及慕课平台开发方、运营方不断提高的素质特别是自我管控、自我调整、自我提升的意识与能力。此外,如何处理好内部教学与公开讨论、资源开放与课程版权的关系,也是管理部门和平台方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慕课与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衔接

在现行教育体制和环境下,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占据主导。慕课的出现,适应了教育改革和技术变革的需要,扮演了教育改革助力者的角色;同时,由于制度相较于技术与商业的滞后性,慕课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秩序带来冲击,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搅局者。教育制度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长期过程,更何况我国教育基数极大,地区与地区之间、教育与经济等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慕课建设必须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中求进。比如,慕课虽然能在短时间里极大地弥补在线课程资源的地域不平衡,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师资与教育环境质量的差距。同时,慕课对现行教育制度、教学模式产生的深刻影响已是不争事实,并愈发成为支撑教改与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主管部门在制定行業改革与信息化规划时,应当将慕课规划建设纳入其中,加强统筹谋划、顶层设计。

(三)慕课建设应用的多元化投入与可持续发展

在线教育需要建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政府、高校、企业应建立起联动机制,先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政策措施,之后,可以校企合作作为切入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化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历慕课与非学历慕课、学历教育机构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联动发展。政府应在制定政策、投入资金的同时,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办教育,并处理好公益性与盈利性的关系,构建在线教育多元化格局,实现多方共赢。随着慕课规模的急剧扩大,慕课课程门类的规范性、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逐渐凸显,高校、机构、教师的广泛参与与专业课程高准入门槛的矛盾逐渐突出,因此,政府应打造集国家政策主导、高校质量认证、市场应用推广于一体的在线教育学习、认证、应用生态系统。这将有利于维护教师、高校和在线平台的积极性和投入度,促进慕课规范有序发展。

(四)慕课的知识产权保护

慕课以其开放性特征突破了以往传统课堂教育的时空、形式限制,使全球在线网络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享有免费自由的教育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开放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冲突的难题。慕课的建设、管理、使用、服务、技术等多个环节均涉及其授课教师、高校、平台等多方的付出,若权利保障不到位,易打击慕课提供方的热情,不利于慕课的长期发展。因此,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出明确的规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仿制等侵权行为,为在线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拥有教师的劳动成果,包括他们开设的校内课程,那么对于慕课,其知识产权是否完全归属于学校?在未获得学校批准的情况下,在职的教师是否有权把他们制作的慕课提供给公众?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四、慕课创新教育教学的前景展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大规模、均衡、优质的教育服务供给做支撑,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呼唤海量优质的教育内容与现代化的学习手段、良好的学习体验。这为慕课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发展目标,强调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助力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发展。不断创新是慕课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以慕课建设应用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教育形态和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造出越来越丰富、优质,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终身学习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推动慕课的建设应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为教育教学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慕课+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落地和5G通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各行业和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将使个性化学习成为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将会真正实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和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教学组织形式必将更加规范,使教学成为一个可追溯、可视和可计算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将突破时空的限制,对学生与在线学习系统的交互状态进行意义重构,使教与学两者间的交互耦合变得更加紧密,形成人机共融的学习环境,以更好、更快地实现知识的传承与综合。同时,人工智能将教师从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作业批改、考试阅卷、答疑等大工作量的教学工作可由AI来完成,这样,教师能够更加专注于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展教学创新。

(二)慕课+仿真

融入“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实践模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利用计算机生成模拟环境,构建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虚拟实验场景、虚拟假设模型等,让学习者沉浸到与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环境中。VR和AR可以有效地弥补慕课教学条件的不足,改变教育方式的交互体验,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可视化、形象化,支持泛在环境下的情境式学习,提升学习者的存在感、直觉和专注度,进而提升在线教学效果。在线实验实践教学与慕课互相贯通,创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优化升级课程教学。

(三)慕课+直播

近年来,在幼儿教育和中小学在线教育中,直播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但在高等教育领域,直播的使用频率还是偏低。直播作为慕课的补充,通过呈现拓展材料和图片,提供附加例题讲解,能够把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彻底讲透。直播的主要优势在于更有现场感,能使学生产生近距离接触老师的感觉。教师在直播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口语化表达,讲解更通俗易懂。此外,师生也可以直接即时互动。直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慕课的出勤率,最终提高慕课的完成率。

(四)慕课+大数据

大数据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中人的教和学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比直观的经验能够更精准地来表征教育教学实践的本质。大数据与慕课相结合,能够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完整地记录下来。教师通过挖掘群体的学习行为模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归纳,就会得出学生的学习规律,并据此进行教学调整。同时,大数据有助于促进个性化教育。学习者的数据被不断地记录,系统后台根据不断更新的行为数据评估学生的优缺点,分析学生的思考习惯,创建心理测量图,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不断调整后续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然后根据每位学生的学科素养非常精准地推送学习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基于互联网空间中留下的教学数据,相关软件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让教学和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人工智能、仿真实验、直播、大数据等技术对慕课同时产生作用,多种技术丰富放大了慕课的内涵与外延。这些技术还可以运用于多元在线的学习场景营造,推动构建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全社会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同时,新技术赋能的慕课,加大了倒逼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力度。新的教育生产力又能改变各种教育关系。慕课将进一步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体系结构、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教学管理及校园的物理形态,让传统的教育模式从理论与实践上做出回应和变革。从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从专科教育到本科、研究生教育,都应积极探索试点与慕课相适应的学籍、学历、学分认证制度,加快构建信息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与环境。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意见,提出将实施“双万金课”计划,即建设万门左右的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的省级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的一流课程,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中国慕课行动宣言》,提出“大力推进慕课建、用、学、管,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我国拥有的体制优势、教育市场优势和技术后发引领优势,将在慕课建设这一领域得到充分体现。中国慕课势必要践行教育新理念,创新学习内容、模式和方法,助力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开辟未来的教育模式发展新境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等.中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报告(2017)[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周静,赵志靖.美国高校在线教育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2):53-56.

[3]吴世勇,陈伟,赖怡玲.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样态分布、影响因素及启示:基于2016和2017年在线教育联盟调查报告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Z1):99-112.

[4]方春平,陈思达,万超凡,等.慕课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策略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與实践,2017,25(5):694-697.

(责任编辑:吴延甲)

猜你喜欢
慕课信息化创新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