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学法”课堂实践探索

2019-09-10 08:38张木兰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8期

张木兰

摘要:石景章老师提倡的“目标教学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学目标为课堂的主线和核心。教师从要执教的课文中提炼出一个语文能力训练点进行教学,即“一课一得”,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思维的能力。其教学基本模式为:亮标、解标、践标、练标、验标。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亮标;解标;践标;练标;验标

【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课。课文讲的是“我”(季羡林)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家家户户德国人都把花养在临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由此,“我”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中心句突出,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我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位“抓住中心句理解文章内容”。

【学情分析】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其缺乏生活阅历,仍需要教师引导其思考,帮助其理解课文,培养阅读情感,理解文章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效运用“目标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中心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意图。

【教学目标】抓住中心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好!我们今天要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你们知道吗?季老先生他老厉害啦!他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精通12国语言。他年轻时曾留学德国十年,后著有留学回忆录《留德十年》。他在德国留学十多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同时,他也很留恋德国的风土人情,所以亲切地称它为第二故乡。其中有一点,他印象特别深刻,几十年都不曾忘记。是什么呢?

二、 亮标,解标

1.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今天,张老师要借这篇文章跟大家学习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叫做“抓住中心句理解文章内容”。

2.我们知道中心句在文章中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到了五年级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学会主动去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理解文章的方法有许多,“抓住中心句理解文章内容”就是其中一种。

三、践标

1.既然中心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抱团取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幻灯片出示学习要求:

A.自读课文,想一想,找出本文中心句,用“_____”画出来,再跟组员交流。

B.课文里有多处反映中心句内容的语段,用“~~~”画出来,组内交流你的理解。(交流结束后,小組派代表任选一处语段上台分享)

2.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预设1:(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wǎn)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1)什么是“莞尔一笑”?它应该用在哪些人身上比较合适?(意指美好地笑,通常用在温文尔雅的人身上。像张飞、李逵这样的人就不合适这个词语)

(2)笑里包含的意思?(引导学生读一读对话,体会季羡林先生欣赏的口吻,房东谦虚地笑、谦虚地回答)女房东的笑带着快乐与自豪,将德国人的简单、大度、为别人着想的行为在这一“笑”中展露无遗。这在我们德国很平常啊,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风俗。

预设2: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在屋里时,给别人看;在街上,自己看别人的)这是一种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1)师: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花美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呢?一家一户是一个景,家家户户都这样就成了一大片景,一条街道是一处景,条条街道就成就了这样的满街的花香,不管是走过宽宽的街道,还是徜徉于窄窄的弄巷,抬头向上看,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是什么境界?为什么说这种境界是意味深长值得仔细琢磨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预设3: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奇丽体现在?奇特体现在?(跟其他地方比,德国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只要我为人人就会换来人人为我,就会换来花香满街,就会换来美好的人间。

3.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你怎么理解?

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他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台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期,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在20世纪30年代,季先生留学期间,祖国正值军阀混战,动荡不安,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中,温饱和安全尚且不能得到保障,更别说养花爱美了。季先生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心心念念的是对祖国的期待,期待国家繁荣安定,期待岁月静好的日子。

4.小结:德国是个爱花的民族,是个会为他人着想的民族。他们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只要我为人人就会换来人人为我,就会换来花香满街,就会换来美好的人间。

看,我们这节课先是找出了中心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再以中心句为抓手,找出了三处体现了为他人着想的语段,从女房东的莞尔一笑,到看见街景的美想到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三处地方衔接紧凑,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结尾处更是升华了主题。果然,抓住了中心句展开学习,能更快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练标

现在就是学以致用的时候了,请同学们也来练练手。(1)读一读下面的文章《古井》,理解文章内容,想一想,找出文章中心句,用“_____”画出来。(2)请从文中找出几处反映中心句内容的语句,用“~~~”画出来,并说说你的理解。

五、验标

1.请学生上台展示练习纸,并谈谈理解。其他学生补充并点评,老师评价。

2.总结。

3.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在备课时,石景章老师便清楚地告诉我,要以目标教学为切入点,走亮标、解标、践标、练标、验标的“五标”教学基本模式。所以本课便确定了“抓住中心句理解文章内容”的目标。亮标、解标这个环节仅用了两分钟,让每一个学生都明明白白知道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设计好在学生在学之前心中有数,明确任务和努力方向。在明确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就直奔主题,为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做恰当的引领,从找“中心句”到理解房东太太“正是这样”的直白语言,简捷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的第一部分:抓住中心句。

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让给学生,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感受语言的美,想象文中的情境之美,进而感悟作者的微言大义。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领略文章大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接下来,组织学生通读全篇,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中心,找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中心句,借以概括全文,把握全篇。然后,再由中心句展开,让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内容表达这一中心的,并找出文中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并重点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课文的第3自然段成了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第二步:理解文章内容。就全文来看,文章的第3自然段的确是文章的重点,所以执教者以“耐人寻味”之味为抓手,让孩子们品味德国小镇街头的美景,并透过对景的品味,加深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之味。教师简明扼要地让学生从中心句的理解,再回归到文本,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的第二层次:理解文章内容。

这是对文章中心的展开,由点再回到面,借以对文章进行细致的揣摩和研究。学生在个体研读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加深对课文的认识。想象鲜花的美丽,体验美好的情感,重点朗读“看花”这一段,男女比赛朗读,学生想象,加深学生的感悟。教师让学生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深入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用相同的方法完成拓展文章《古井》的阅读。

课后回味,笔者感觉整堂课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思考,课堂充满活力。

(本文系参加“‘论坛杯201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评暨全国语文名师工作室论坛活动”展评课获奖教师文章)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