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2019-09-10 07:22张翼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初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张翼

【摘    要】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教育教学领域,应该对信息技术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在新课标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扎实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效益,让学生从课堂上收获充实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初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45

初中课业压力较小学来说有所加大,但还不至于高中阶段的紧张程度,所以说,我们应该给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应试科目固然重要,但是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的益处都是非常大的。但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在课上利用电脑玩电脑游戏、教师没有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甚至不讲课、学生擅自逃课缺勤严重等等。信息技术课堂的不良现状急需解决,我们需要对症下药,探究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下面就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经验,来谈谈有哪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

一、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和完善相关设施,增强师资力量

对于经济不发达或者学校师资不雄厚的地区,政府要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建设,设立信息技术专项基金,使大部分初中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设施。当然,除了政府外,也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来增加初中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从而使学校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另外,也要注重增强师资力量,一方面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的水平,强化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并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入新鲜血液,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虽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只涉及一些基础知识,但要给学生一些前沿的知识。通过两方面的努力,建设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保障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灵活运用教材,精心备课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有所不同,每两个部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顺序,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技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就必须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对整个教材有一个统一的安排和规划,这样在上课过程中就能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如在一开始上机,就会发现总有学生喜欢设置Windows的桌面,更有一些学生随意更改计算机的设置,造成了错误操作。设置改变Windows的桌面、屏幕保护密码等,不但影响了上课的进度,还给机房管理增添了许多困难。这时,我们不妨提前讲解这部分知识,让学生通过指导实践了解每项设置的含义,以确保学生不会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再做同样的操作,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这样,既可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信息技术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应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赋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究精神。如在学习“生活在信息社会”和“学会操作计算机”这两章基础课程时,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可以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当前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将国内外研发的计算机新技术的优缺点进行相互对比,适当延伸出学生能够理解的新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学习“计算机画图”这部分相关内容时,教师在网上可先建立班级论坛,组织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在论坛上发表自己见解,经全班学生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并将其收录在班级文件夹中,这种竞赛的模式既创新了课堂教学手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不承认层次之分,所谓“分层次”是指学生在学习等各个方面综合素质的动态分层。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倾向不尽相同。学生在智力上有差异,在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也不相同。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就是承认人的个性特征与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师应吃透教材,选准起点,合理设计梯度,采取合适的方法,重视信息反馈,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使优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中等生得到充分发展,后进生得到及时补救,实现现代教学注重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创造性发展的原则。

总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了紧跟科技的发展,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更新频率相对较高,教学方法也应随之调整。教学是一门艺术,信息技术的教学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共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素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

[2]孙守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3]王志强.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6).

[4]王素青.信息技术教学体会略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1).

[5]孟金鵬.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误区及其新课改理念的引领[J].文理导航:中旬,2011(07).

[6]罗国用.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猜你喜欢
初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