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7:22谢永和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教学运用小学数学

谢永和

【摘    要】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之下,大多数人们已经满足了吃、住等方面的需要,于是大多数人们则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且关注教育这一项工作。因为我们都知道,社会处于发展且前进的状态都归功于教育的影响,教育需要借助社会大环境得以存在,社会需要教育的支撑而前进。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小学数学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93

教育是一个时代的“发动机”,它能驱动一个时代的发展。教育不仅对于社会有支撑的作用,对于人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一个学生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以及所保有的境界都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接受一定的教育,教育对他们的人生旅程有着启发式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教育领域投予了更多的关注和精力,并且也开始关注教学效果。然而在中国式的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教学都比较固守。固守的教学模式和新时代教学观总是不能融合在一起,且处于不能融入的状态。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在新时代的环境之下,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就应该至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那衡量教学工作成功与否的因素是什么呢?很多老师首先都会想到成绩能反映一个老师的教学是否成功,因此很多老师為了使学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煞费苦心地寻求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以我的观察,很多老师都采用增加作业量或反复讲解的方式。有些老师甚至认为学习就是一个“反复磨”的过程,也就是老师讲的次数越多学生的掌握情况越好,其实这样做只会使学生学习的激情不断跌降。国家已经在开始提倡学生们应该轻松,且不担负过重负担去学习。倘若一个老师以增加学生的学习量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样只会使学生处于过重的负担环境中学习。尤其在小学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量只会压榨学生学习的趣味。虽然很多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非常优异,但大多数学生优异的成绩都是靠其超负荷的学习量而获得的,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极其不科学的。老师的教学需要方法,学生的学习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作为新时代的老师,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虽然老师给学生设置“超标”的学习量,的确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但这样的教学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很多学生只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量也就是说老师反复地讲课并且学生反复地练习习题,在这一过程中的反复性说明了老师和学生的勤奋,同时也说明了教学效果不明显。在一般情况下,教学效果明显是不需要反复操练的,同时也说明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因为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其教学效果越佳。小学数学老师虽然在引导学生反复地学习,但他们却从未观察过学生的参与度,很多小学生表面看起来的确在认真学习,但他们并未真正地参与进学习中,这样的教学不仅耗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而且还没有一定的益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就应该让学生不能偏离学习的轨道。而问题导学法就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状态。从字面意思来看,我们便知道问题导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融入一些问题,在教学中融入问题的好处就是能保证学生学习不分心,并且还能监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讲数学时问题的设置就表明了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的参与,学生有解决问题的任务。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自顾自”讲课的方式,从未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可想而知,即使老师煞费苦心一遍一遍地讲,也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采用问题导学法来讲课,就使老师和学生一同融入了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需要明晓的是,学习是需要学生自己完成的一项任务,当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越高,其学习的效果不至于太糟糕。小学数学是一门较活化的学科,采用问题导学法是非常可取的。

二、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我们都知道学习数学始终不能违反一个原则,即死板地教学数学。数学是一门灵活的学科,这就要求老师需将其置于活化的环境中教学,倘若一个数学老师使数学在无味的环境中教学,则势必会影响学生今后数学的学习。问题导学法指在整堂课中都可以植入问题,也就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在一些地区已有一些老师采用问题导学法教学小学数学,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但仍然有不少老师对问题导学法感到陌生,因此对于实施问题导学法的工作就较难上手。这就要求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在实施问题导学法之前,都应该认真学习其概念、益处以及运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只有老师们能透彻地理解这种教学法,他们才能自如地将其植入教学中。由于问题导学法不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法,小学数学老师们可以集中学习此教学法,老师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相互交流自己的教学想法,这样不仅能确保老师们更加完整地掌握此教学法,还能使其在整个学校正常进行教学。

使用问题导学法的主要任务便是学生完成课堂中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当学生能完成此任务时,说明他们已基本掌握老师所教学的内容。解决问题的前一步骤应该是提出问题,因此老师应该给学生提出供他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运用此教学法其对问题的个数不做限制,但也不能太多,应根据所教学的内容以及班上学生的情况设置相应的问题,且要注意所提问题的严谨性。只有严谨且适用于学生解决的问题,才能实现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意义。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切勿给学生提出偏且不符合学生解决的问题,这样只会导致教学不能正常进行。所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需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及所教内容的特点自行调整。比如在讲《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时,数学老师就可以按照顺序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如1.同学们喜不喜欢钱?2.同学们知道在中国钱的书面名字叫什么吗?3.你们目前见过钱的最大面值是多少呢?4.你认为钱的用处有哪些呢?等问题。当然可能每个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一样,但所提问题都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在采用问题导学法时,老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表现机会,当提出问题后,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都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待学生思考后,老师可以邀请学生回答或解决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要对学生的答案作一定的点评。

在教学小学数学时,每一位老师都应使教学始终保持在活化的环境中。采用问题导学法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这样便会使教学处于有效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

[1]莫祚明.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

[2]刘钰彤.问题导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教学运用小学数学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