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2019-09-10 07:22田慧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幼儿教育

田慧

【摘    要】通过幼儿科学教育使幼儿认识了周围世界,获得了知识,积累了经验。针对幼儿年龄的特点,幼儿教育需要合理地安排科学教育内容,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精心地指导科学教育活动,对于幼儿探究知识、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形成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  科学教育活动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99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即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利用周围环境资源,通过筛选相关材料,组织开展幼儿科学探索的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从而帮助幼儿激发该阶段科学探索求知欲、对周边存在的科学现象及相关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能从自身角度加以理解说明。

一、在兴趣上,使幼儿把参加科学教育活动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幼儿学习的兴趣,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是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的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用不固定的知识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把语言活动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幼儿交往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音交往环境。例如:由一个知识点为主轴引发出各个面,在活动前教师调动孩子和家长共同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教师、家长和孩子整合,在活动中由于幼儿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发言很积极,学习主动,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和家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动探索贯穿在幼儿学习的全过程。

例如:中班科学活动如《神奇的泡泡》,活动前,教师问幼儿:“你们知道哪些材料可以吹出泡泡?”然后为幼儿提供了许多他们认为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如吸管、铁丝网、小铁圈、笔杆……)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尝试并寻找答案。运用实验,巧设悬念,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和孩子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例如会转的陀螺,先让孩子制造陀螺,老师给不同形状的纸,让孩子自由选,做好后,玩玩,小朋友发现圆形陀螺转得快,三角形、方形、椭圆形转得慢,他们还发现不管是什么形状,转起来都是圆形,有的小朋友发现为什么自己的陀螺没有同伴转得快,他就想办法,再试一试,发现转快了,孩子在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二、利用“活动引导法”,积极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针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以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通过创设情境、参与活动、分配角色的多种模式充分发挥幼儿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游戏、玩耍的愉快氛围中得以科学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进行幼儿科学教育要通过创设适宜的科学启蒙教育环境和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

(一)实施目的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丰富形式的活动一方面能极大丰富幼儿有关生活实际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能激发幼儿对自然及对周边人和事物的关心和兴趣。对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科学的态度及开展友好和睦的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1.借助开展活动对周围的事物、现象产生浓厚兴趣; 2.符合幼儿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加以引导,调动各种感官共同探索学习;3.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表达自身的感受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分享;4.能通过活动感受身边事物的相互关系,将活动内容和自身相联系;5.珍惜生活资源,保护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关心自然环境,主动亲近大自然。

(二)具体过程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1.活动的开展符合幼儿自身生活实际,多关注其用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2.活动的制定实施从幼儿熟悉了解的方面入手,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其发展水平;3.活动的具体过程要充分保证幼儿自身安全,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形成良好的家园互动体系。

(三)实施策略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让幼儿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积累初步的科学知识,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形成初步的科学素质。在开展多种多样活动的同时充分注重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 1.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形式。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组织形式就是“游戏”,参与游戏是其主动而自开展的。科学活动中巧妙地将理性的科学知识结合到游戏当中,就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幼儿参与度。比如:《有趣的影子》《有趣的光斑》,教师“踩影子”、“手影小动物”等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積极性。在游戏中幼儿发现了阳关和影子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观察、分享交流进一步了解到一天影子最长最短的时间段。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活动的开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幼儿们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存疑开始的。只有准确把握幼儿自身最想要知道的内容及其心理特点才能充分启发幼儿去探索,激发寻求答案的求知欲。教师在科学活动中更要加强自身要求,提有质量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3.熟练应用多媒体素材拓展视野。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在调动幼儿多感官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呈现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还可以按需要播放某一片段或画面。不仅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节省大量时间,而且能过更加直观的开展教学过程。使得幼儿的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进一步的延伸。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还有故事讲述、特殊区域活动等策略在活动引导中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加以灵活应用。

三、结束语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育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的开展将积极有效调动幼儿参与其中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丰富幼儿有关自然界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关心和兴趣,初步形成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对幼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观察、动脑、动手,在体验过程中领悟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认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幼儿教育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课模式探析
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