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索

2019-09-10 18:41陈英姿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

陈英姿

【摘    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必须要寻找改善当前幼儿教育环境的突破口,发挥幼儿园在承担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项目,需要教师深入探索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规则,满足幼儿的学习天性,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

【关键词】游戏教学  幼儿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200

幼儿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以天性引导为主,无论是在学习目标还是学习方法上,幼儿的能力都十分缺乏。如果教师坚持将成人的思维代入幼儿教学中,就很容易让幼儿的本性受到压抑,探索世界的热情被抑制。因此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将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在具体教学中,其中游戏教学法就是最重要的教法之一。那么教師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游戏的重要作用呢?具体的思路可以参考下文相关观点。

一、安抚幼儿情绪,调整幼儿的学习生活状态

幼儿从家庭走向校园,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和呵护进入同龄人的团体中,常常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例如无法与他人友好相处、害怕上学、爱哭爱闹、紧张敏感等情况。这些是幼儿刚开始接触系统学习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但是如果教师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缩短这个阶段的作用时间,那么幼儿很容易产生学习不适应感和较大的学习压力。

因此,幼儿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课堂游戏,在课堂上给幼儿营造出仿佛在家一般的轻松感和安全感,帮助幼儿摆脱上学焦虑情绪和人际交往紧张情绪,推动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集体学习。例如在幼儿刚开始进入校园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幼儿表演有趣的故事,拿出颜色丰富的小玩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击鼓传花、丢手绢等集体游戏活动将所有的孩子都吸引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发挥幼儿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形成班级内融洽团结的氛围,调整好幼儿的课堂学习情绪。

二、协调眼、耳、手等感官,提升幼儿实践能力

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教师一般很少展示游戏,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游戏中,并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感受,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感知力。例如在实际的游戏教学中,教师会运用到色彩鲜艳的游戏工具例如纸花纸蝴蝶、彩色纸、花球等,可以有效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帮助幼儿更好地分辨色彩,提高识物能力。不仅如此,许多的游戏还要求学生要积极跑动、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将自己的感官充分运用起来。例如丢手绢游戏中跑动的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锻炼,从而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不跑动的学生要一边观察一边唱歌,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因为幼儿游戏常常是对幼儿多重感官的调动,所以有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感官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是发展幼儿身体素质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三、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多种多样,但是每一项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每一个游戏都有参与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因为幼儿前期生活在无拘无束的家庭中,对于正确规则和习惯的意识并不强烈,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的约束作用,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一方面,教师要在游戏开始前告知幼儿做游戏的基本规则,明确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幼儿头脑中建立起基本的规则意识,避免游戏的混乱无序。另一方面,教师在幼儿做游戏的过程中要强调必要的道德规范,例如不争不抢,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真诚友善,帮助幼儿形成基本的道德意识。

例如教师在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时,教师要让幼儿明白要按照座位顺序,根据音乐节奏将花球一个一个传下去,传的过程中不能吵闹,不能乱扔或者抢夺花球。这样教师就能够有效地约束幼儿的行为,不仅保证了游戏的秩序,还能够形成幼儿正确的游戏观念和行为习惯。

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

教师开展的游戏不全是活动性的,更多的时候还要增加技巧性以达到兼顾幼儿思维和智力发展的教学目的。很多游戏是在现实中经过总结而产生的趣味活动,其中蕴含着基本的生活常识,简单的人生哲理,有利于幼儿了解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

例如在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天气时,教师可以开展“画天气”这一游戏活动,让幼儿将自己认为的标志性天气符号画在对应的天气下面,例如下雪就画雪花、雪人或者冰块,天晴就画太阳或者蓝天。借助这种游戏方式,幼儿能够将自己认知中的天气与真实的天气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各种各样天气的理解和记忆,推动幼儿的智力思维不断提高完善。

五、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形成价值观雏形

幼儿阶段正是孩子快速吸收外界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幼儿在这个阶段很容易认同外界的看法和观点,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将积极向上的、正确合理的观念传递给幼儿。在和幼儿做游戏的时候,教师要突出美和丑、对与错、好与坏的对比,强化幼儿的观念认知。例如在“美和丑”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展示一家人在公园里散步的图,让幼儿说出这张图中美的地方,和谐的地方。接着教师再给幼儿展示一张小朋友随意践踏公园草坪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图中不文明的地方,指出小朋友的错误之处。通过这种放大对比的方式,幼儿能够迅速地做出正误判断,并在潜移默化间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推动个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

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尚未泯灭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这种能力不仅能够为幼儿当前阶段的快乐成长带来帮助,还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幼儿教学阶段,教师不仅不能压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还要借助各种具有启发性、想象性的游戏放大幼儿的这种优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尽量避免无意义、无效率、无价值的游戏,而是要尽可能选择具有创造性、启发性、拓展性的游戏。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改编等方式赋予传统游戏新的价值,转变传统幼儿游戏中低智、无趣的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创造游戏,鼓励学生自创游戏、改编游戏,充分发挥幼儿已有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后,我们可以得出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游戏具有必然性这一结论。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在利用各种各样的游戏调动孩子的思维,启发孩子的智慧,帮助孩子实现肢体的协调和健康成长。随着孩子进入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就要从家长手中接过这个重任,用更加丰富的、更加科学的游戏方式帮助孩子得到进步。游戏中承载着孩子的梦想和童真,因此教师要将游戏教学的精神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