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校企融合培养客户信息服务专业人才

2019-09-10 07:22郭晶晶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郭晶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客户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必然少不了校企合作这一理念,开展校企合作,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必然趋势。本研究就客户信息服务专业校企融合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校企融合所面对的机会,最后笔者就这些方面提出了一些校企融合模式的思路与想法。

【关键词】工学交替  校企融合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90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很明确指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職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订单式培养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用什么方法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现如今已成为职业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中需要不断探索的话题。学校对于培养成才的模式决定着今后专业发展的方向,所以校企融合是为学校发展所服务的,也是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首要长期的任务和研究的核心课题。

一、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的内涵

工学交替,校企融合模式,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上学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培养方式,其目标是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的意义

校企融合是当前职业学校为了寻求自身发展、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进一步实现与社会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专业型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关键举措,其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能与企业的实践巧妙结合在一起,让学校和企业的在资源上能够实现共享,在技术上可以各取所长,以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学校培育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规格。

首先,校企融合有利于深化我校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的构建的平台上,可以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的方向,学校只有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发展理念,与企业开展协作,开发新型的先进的办学模式,才能增强学生在社会上完全适应的能力,进而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其次,校企融合有利于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先进的文化建设可以发展生产力,增强竞争力,推动创新能力。所以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既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又是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双赢措施。

最后,校企合作有利于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校企合作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学习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没有出校的时候就掌握了较强的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实现了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培养和岗位就业的“零距离”接轨。

三、工学交替,校企融合形成的背景

在学校层面,目前工学交替的主要困难在于,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直接利益的兼容,致使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为寻求更高的发展主动找合作,但企业往往积极性不够高。解决这一局面的核心是要在校企间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一是学校受益,通过向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提高就业率,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准,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二是企业受益,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指导、课程研发,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模式就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校企双方共赢。

四、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的实践进行时

(一)把学生派到企业实地实训

要充分发挥工学结合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坚持产学研合办学模式,融入真实的社会职场中培养人才。这几年来,我们通过师生实训锻炼与企业经营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实习组织与实施体系,为教师和学生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一方面,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参与实践,在实习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投入学习研究问题,在专业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上得到了迅速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实习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解决了学生的部分学习和生活经费,特别是在解决帮助贫困学生生活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

这种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以前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双方互相承担培养任务,并明确其职责。学校则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毕业后马上就可以进入企业一线进行工作,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和无缝对接。

专业现已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所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就要做到像在企业里一样,上课就是上班,座位就是工位。学生都了解了行业中对应的岗位职责,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方向,树立了对专业、对自己的信心。

以产教结合培养专业性的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建立校企与社会的有效对接,推动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育人模式。笔者希望我校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校企融合的新模式,打造一流的“双师型”队伍,推动特色教学方法和课程,使学校校企融合的机制长期有效地运行下去并取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春海,房玉东.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以“职业”为特征的特色校园文化,山东教育校园院报,2005,(05).

[2]陈俞机.论校企文化的融合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2012,(02).

[3]谢璐.深化校企融合发展模式[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6):119-122.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