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视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23:55税艳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微视频高中生物信息技术

税艳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化教学的形成,使得当代教师已经不再需要完全依赖个人的力量教学,而可以借助丰富多样的外部资源实现对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把控。因此,针对高中生物教学,教师也要形成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  微视频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14

高中生物涉及的领域十分之广,自然社会、人类社会、动物学、植物学等都涵盖其中。因此针对高中生物教学可以收集和运用到的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除了教师个人的经验和经历外,还可以借助微视频这一新奇趣味的载体。微视频能够将复杂的内容和讲解过程浓缩在精简的语句中,速化和简化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基于此,我对如何运用微视频产生了以下想法,并总结了下列的观点。

一、微视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一)反馈性原则

微视频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思路的媒体化表现,承载着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和思路。但與教师讲解不同的是,播放微视频的时候很难出现问题性中断,所以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有疑不能问的情况。学生有问题却没有机会提,只能被动接受视频中所现、所讲的内容。同时,微视频的替代性特征还导致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专注于放视频,而不关注学生的情绪、表情变化,极大地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性。因此,教师真正要想用好微视频,必须一方面要做好时间留余工作,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反馈、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则要优化微视频的内容,在微视频中加入阶段性的提问环节,通过合理中断微视频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思考,获得学生的反馈意见。

(二)简洁性原则

微视频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运用,与其本身具备的短、小、精的特点密不可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运用微视频时完全不关注时长和内容等因素,导致口水化、无逻辑的微视频滥用,不仅造成了课堂节奏的拖沓,还给学生认知、理解带来了重重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运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其是否具备简洁明了、思路清晰、时长合理等特征,保证教学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不断优化学生的微视频学习过程。

(三)真实性原则

微视频作为教学素材的一部分,必须具备与生物学科教学同样的精神——真实性。如果微视频的内容不符合生物学科的真相,不具备教学的客观真实性,那么运用微视频教学反而会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错误,将学生带到错误的学习方向上。因此,教师在网络上选择的微视频必须具备真实可靠的来源,坚持从官方网站、最新报道中截取微视频内容,保证内容的真实可信与准确无误。而教师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则要坚持与教材、大纲、生物研究进度等,具有可靠性的内容相契合,给学生带去最前沿、最真实、最可靠的生物学信息和资讯。

二、微视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借助微视频完成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任务

微视频具有很强的化静为动的能力,尤其是生物学科中有许多动态的生物学变化过程,光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形成对动态变化过程的完整认知。因此,教师在讲解生物学科中发展、演变这类难点知识时,就可以巧妙地借助微视频来克服讲解障碍。举个简单例子,在讲解到《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节中的氨基酸缩合反应生成蛋白质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内容相关的flash动画视频,将氨基酸分子放大,标注出关键的氨基和羧基,然后播放动画,给学生展示氨基酸脱水时的位置、产物,以及脱水后的结构等细节,在动态化教学内容的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借助这种方式,这个重难点知识也能很快的突破,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

(二)借助微视频优化教师的讲解语言,突破教学局限

一方面,微视频的内容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可以允许教师随时展示不同季节、地域和空间的生物学现象和知识。例如针对群落演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来源的群落演变视频素材,通过剪辑、合并的方式将所需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然后给学生展示群落是如何一步步演变的。借助这种方式,教材的语言能够得到有力的证实,提高讲解的可信度和直观性。另一方面,教师边讲解边配合微视频展示,可以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将形象的图片逻辑化,帮助学生从两处收益,避免了单纯语言讲解的空洞无趣和单纯微视频教学的深度不够等问题。微视频对于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化和丰富具有十分突出的效果,所以需要教师形成与之良好的配合能力。

(三)借助微视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微视频不是教师生硬刻板教学的另一种展现形式,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教学时应当去除平时教学的刻板,尽可能将视频语言和内容生动化和形象化起来,形成对学生的一对一教学指导过程,帮助学生在微视频教学中收获新鲜新奇的学习感受。其次,教师播放微视频也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善于在学生学习中的低谷期、转折期播放微视频,及时再次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营造良好的微视频教学氛围,帮助学生重新投入到高中生物的学习中来。

(四)借助微视频强化课后学习,帮助学生串联课内外学习成果

微视频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优势不仅仅表现在教师取用素材不受限制上,还表现在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分享和对学生的指导教学。微视频是已经数据化和信息化了的生物学要点的合集,所以能够完整有效,不受限制的在师生、学生之间分享。因此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过的微视频要妥当地保存在电脑中,供课上有疑难的学生课后随时重播复习和补充完整的笔记。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课外在家的生物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和选择微视频,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视频观看任务,并针对视频内容设计作业练习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视频完成作业。借助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全面地把握学生校内外的学习情况,从而推动学生课内外成果共享。

综上所述,微视频中涵盖的多种生物教学素材为教师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在生物理解方面的能力产生的作用是十分出众的。高中学生学习生物不仅仅是记住其中的知识点,更要形成一种理解力、分析力和判断力。所以我们相信,有了微视频的辅助,这个目标能够更加快速的达成。当然,任何工具的作用都不是万能的,所以针对微视频本身自带的不良属性,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究并寻找出突破的策略,提高微视频教学的成果收益。

参考文献

[1]郑瑞琴.微视频在高二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肖安庆.微视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4,30(4):17-18.

猜你喜欢
微视频高中生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