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释疑数字金融世界的特征与生存法则

2019-09-10 07:22
金融理财 2019年12期
关键词:银行数字化金融

11月21日,由《金融理財》杂志社、易趣财经传媒主办,渤海银行协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邀请监管权威人士、行业协会领导、金融机构高层等对当前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金融理财》杂志还携手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数字金融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业界翘首以盼的数字金融金牌榜31项大奖也新鲜出炉。

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原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出席峰会并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首先他解释了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科技、数字金融四者之间的关系,概括了数字金融世界的几大特征,进而分享了数字金融世界六大生存法则。

杨再平表示,数字金融世界如何生存,就是数字金融世界的生存法则。首先要清楚几个概念,就是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科技、数字金融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杨再平看来,金融科技实际上就是信息科技,现在所讲的金融科技这些技术,可以说都叫信息科技,而且都是数字技术派生出来的信息科技。基于这样的数字科技、信息科技的金融,叫做数字金融。

金融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部技术的故事,这是在《千年金融史》的一句话。金融要基于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如果有足够的信息,就能够做好金融。打仗有一个说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金融也有这样的说法,了解客户,写在国际的很多文件中提到KYC、KYB。所以信息之于金融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金融就是一部关于技术的故事,那么它的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可以说金融一直以来都是采用那个时代最新的信息技术,谁能够采用那个时代最新的信息技术,谁就是赢家。

数字科技实际上是最新一波的信息科技,万物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现在讲万物皆连、万物皆通,所有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字对于金融很重要,互联网金融、FinTech、信息技术、数字科技,FinTech就是由数字科技派生出来的最新一代,而且是成熟的信息科技,所以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科技及,进入数字金融,这几个概念是相互关联的。

把上述概念搞清楚之后,再来看数字金融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杨再平阐述道,首先是数字化。所有的金融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价值传输,都可以数字化。现在银行就在手机里面,数字化使得所有的金融业务转移到线上,转移到虚拟空间来做。

其次是虚拟化。美国有人写了银行1.0、2.0、3.0,杨再平提到,他读了3.0的原版,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银行不是你必须去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另外,4.0中有一个说法,“金融服务无处无时不在,就不在银行网点。”

其三是去物理场所。过去银行要有柜台,现在离柜率是90%,离柜之后到哪里?最早到电话、ATM、POS机。现在讲金融服务,无处无时不在。有家银行有句广告语,“随影而行,您身边的银行。”现在看来就是这样的,身边的银行,口袋里面的银行。

其四是去物理介质。不仅ATM、POS机等机具不需要了,银行卡等物理介质也越来越不需要了。

其五是去中心中介。过去讲金融脱媒,现在由于数字科技的出现,相应的一系列的新科技的出现,可能正在出现—种数字脱媒的现象。以后可能是基于数字科技的点对点、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模式。很难用过去的间接金融或者是用直接金融来描述它,它可能是另外—种直接或间接融资。

其六是成本优势。杨再平提到其2006年到汇丰银行在伦敦做半年的工作访问,读了路透社记者写的未来银行那本书,书中描述2000年的时候要做一笔支付业务的成本,如果是营业网点来做的话是1.07美元,如果用电话银行是0.54美元,ATM只要0.27美元,而通过互联网来做,只要0.1美元,现在成本更低了。过去讲物理平台维护一个账户的成本是30-100元,现在只要5毛钱。微众银行一个客户每年IT运维成本降至3.6元,其他还需要20-60元,而国际大银行也在70-300元。

其七是风控优势。比如说平安银行,今年Q1贷款余额148亿,增加了39%多,不良率只有0.7%,大大低于平均水平。所以其风控优势也显示出来,因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可以把基本要素调查清楚,这就是风控。

其八是长尾效应。数字金融具有风控优势、成本优势,这样使得它具有长尾效应。这个词是来自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即所有的事物两个极端都是1氐概率,一般中间是高概率。过去做金融,有一个二八定律,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为什么呢?长尾80%的客户,利润空间是比较小的。但是2由于数字金融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能够在风控上面具有优势,突破二八定律,这就是长尾效应。

人们经常引述比尔盖茨上世纪说的一句话,“21世纪传统商业银行会成为一群灭绝的恐龙。”之前觉得有点耸人听闻,但是现在来看,不采用数字科技等最新信息科技或金融科技的传统的商业银行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比尔盖茨说这句话的时候,互联网并不发达,数字科技派生的信息或金融科技进而数字也远不如今天这么多样发达。现在来看,数字金融世界已经到来了,有一个说法叫“未来已来”。

每一个金融机构可能都要考虑,如何在数字金融世界生存?杨再平认为有这样几个法则需要关注和重视。

一要有数字化平台。数字化平台和原来银行一定要有物理网点一样重要,它的重要性甚至重于物理网点,没有高端、高效率的数字化平台,谈不上是数字金融。

二要有数字化团队。需要有既懂数字科技又懂金融业务的复合型金融团队来经营管理全新的数字金融。

三要有数字化经营。通过数字平台获客,研发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传输价值与服务,管控金融风险。

四要有数字生态圈。数字金融世界,一定不能单打独斗,要突破信息孤岛。所以现在需要让信息活起来,还有开放银行,一定要有一个生态圈才能够生存,单打独斗是不可能。

五要有数字化治理。数字化金融世界的公司结构,和过去传统的金融公司结构、人员、资源配置都不一样,所以它的公司治理一定是新的,要适应数字化的世界。

六要有数字化文化。可以看到,马云实际上拥有一整套阿里文化,比如称呼取名,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数字化金融世界,也要相应的上层建筑,那就是数字化的文化。

猜你喜欢
银行数字化金融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数字化制胜
“存梦银行”破产记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