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之评价

2019-09-10 23:55陈艳梅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作文评价

陈艳梅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和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口头交流  笔头交流  作文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52

“中国语文是模糊的科学,是科学的模糊”,语文教学不能求同求均。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这将有助于学生的主动性的深化挖掘。其实,反过来这也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今天笔者想提出讨论的是:如何在每天看似普通的教学中巧用评价方式,实现学生间、师生间互动,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下面我们看一些具体情况:

一、口头交流探讨类活动中的评价

在这方面,最值得指出的是:评价者绝不能都由老师担当,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及学生评价的效果。不能认为让学生评价,会耽误时间,会影响效果,会降低老师威望等等。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现实中,有的老师不会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他的学生却讲得很地道;有的老师不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而他的学生书写却令人惊叹;有的老师文章写得一般,而他的学生却写出极富文采的篇章……现在的学生尤其思想、能力多元发展。

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老师如何引导。谈及引导的方法,很多老师会有意识无意识的在脑海中锁定发言学生,一般都是口才好的、胆子大的、知识面广的那么几个同学。确实,这种做法往往会起到以点带面、形成良好探讨思考氛围的作用,是普通的也是很好的做法。

但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还应更多的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尽可能把每个学生都纳入发言者范围,尽可能地让每位同学都得到应有的锻炼。而不是象以往那样——多数同学多数情况下都是“观众”。如果考虑了这一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些更具体的计划和更有效的措施。

二、笔头练习类作业评价

平时语文学科笔头练习作业比较多的是完成在作业本或是各类练习册上。这些看似普通而又琐碎的作业,除了判正误、给分数,教师还能做些什么。笔者认为,一些细节值得我们去用心。

例如,对正误的判别,“√”“×”是再常见不过的了。但我们有没有仔细掂量过:一个“√”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但一个“×”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少冷漠。有些情况下,司空见惯的“×”并不能够激起学生更多的思考。有没有其他办法呢?只要用心,一些细节能传达你对学生的关注与启迪。比如,有时倘若适时的用“?”代替“×”,并加上适宜的点拨或督促,有时它也许就开启了探究的闸门,有时它也许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又如,有些学生会在作业时在本子上写几句自己的感想或者是无厘头的话,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一定不能忽略这些小细节,此时你要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一次和学生交流互动的最好机会,你要分析学生情况给出相应最恰如其分的批复回应,通过适宜的回应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关心、尊重、期望或批评、要求。那样的话,学生可能在下一次作业时会写上自己的回应,这样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就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开始了,很多时候老师能通过这些小的细节知道学生的思想变化,学生也觉得老师会重视他们,尊重他们。

其实,这些也是学生对老师批改作业的反馈信息,是对你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反馈。再比如对测验试卷的批改。试卷是学生平时比较重视的,老师批改时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在批改完这些试卷上只有一个冷冰冰的分数,那么学生在你评卷时也只能是冷冰冰。

批改作业,这也是老师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的很好的机会,适宜适时地写一些批语对学生而言,无非是多写几个字而已,很多时候卷子发下去之后,学生看到了批语都会有所触动,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其实都会在心里尊重这样的老师,因为他们觉得获得了尊重或关注。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都会有不少的提升。

三、作文评价

作文评价是学生作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作文质量的整体评价(即评分或评等级),还要在学生心中形成总结和反思,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评价获得对自己写作能力发展的最有效的指导。基于此,我们不妨把作文评价分为四大部分:自评、同学评、老师评和家长评。这里我重点强调“自评”、“同学评”,因为很多老师会认为麻烦或没有效果。但事实是,只要组织得好,会产生很好的、很深入学生内心的效果,有时连老师也会被打动,因为学生上台精彩的发言,也因为同学之间富于青春个性张扬的、幽默的、带着欢笑的争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全员合作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畅所欲言,评价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评价习作的感受和体验,重视所有参与评价的人的看法和在评价中的作用,用协商和对话的方式来给予解答。老师一定要与学生共同经历这些评价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担当恰当的角色,有时是组织者,有时是主持人,有时是解说者……但决不能只担当定论者。

參考文献

[1]陈玉琴.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评价的问题与改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4):46-48.

[2]黎桂宁.阳光评价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37-38.

[3]辛艳辉.浅论提升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27.

[4]韩诗.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探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4):16-17.

[5]余昌忠.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后评价的分析探讨[J].华夏教师,2016(07):64.

猜你喜欢
作文评价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评价的思考
试论作文的个性化评价
创新评价方式,有效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