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

2019-09-10 07:22石婧婧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石婧婧

关键词 乡土地理 案例教学 草莓农业 区位选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68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has become the teaching goal.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flexible and diverse teaching forms, rich and divers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ocal geography teaching, rural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ncept of human-land coordinatio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thinking ability, regional cognitive level and geographical practice abi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location selection of Baiyin District as the case of local geography teaching to develop, and striv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geographical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local geography; case teaching; strawberry agriculture; location selection

我國在2018年1月16日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以地理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应课程深化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导向,探讨城市学校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及如何将身边熟知环境开发为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并注重研究学生的表现形式评价。

1 搜集乡土农业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地理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带领高一的学生们进行了一场草莓农家乐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实地调查中感受地理人文景观、搜集乡土农业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草莓采摘活动还没开始之前,笔者希望学生们自由活动,对草莓采摘园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搜集草莓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学生们清楚问题后,马上开始行动,有些学生查看了周围的水质情况;有些学生调查当地农业土地数量;还有的学生在草莓技术传播方面下功夫,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到学生们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后,笔者带领学生们进行了草莓采摘活动,一方面摆脱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直观地、近距离地学习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亲手劳动体验到劳作的辛苦,从而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一个小时后,在学生们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次的采摘活动。这时,笔者邀请了一名当地专业人员,为师生全面介绍了草莓的品种、种植环境、区位优势以及当地草莓种植的规模。在此过程中,师生拍摄了相关教学内容视频资料,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同学们听到专业人员的讲解后,既好奇又激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于是他们围在工作人员身边不停地问问题,解答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困惑。因为专业人员在讲解的过程中说到很多专业名词,学生们不是很理解,因此,笔者有必要做出适当地解释和补充,用浅显的语言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享受到了旅游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了解了草莓种植产业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2 信息提炼与讨论,增加学生的地理认知

完成了案例搜集与展示活动后,学生们还需要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提炼与讨论,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地理现象与地理教材内容相联系,最终增加学生的地理认知。

如,在紧接着学习的《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因此,教学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后,笔者采取了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农业区位影响因素后,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农业分布的影响,掌握本文的学习重、难点。等到学生们熟悉了教材内容后,笔者要求学生们观看之前拍摄的草莓采摘视频教学资料,以草莓农业为例,农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白银区草莓特色农业形成的优势有哪些?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研读教材概念,查找相关资料,从气候、技术、劳动力等因素解决了相关问题。讨论结束后,为了加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记忆,笔者利用网络技术模拟了草莓种植场景,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在本次地理教学实践中,全班同学分小组合作学习,与同龄人之间互相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开拓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3 总结归纳与思考,深化学生的把握程度

进行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归纳与思考地理知识,不局限于教材结论,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甚至是验证行动。

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种农村特色农业发展状况,其中就包括白银地区草莓农业发展情况,并提出问题:请你对比这几个特色农业发展区域的特点,总结农村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同学们虽然学习过很长时间的地理知识,但还是不能学以致用、有效地回答问题。此时,笔者从劳动力、气候、土地类型、经济状况、市场前景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综合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经过笔者耐心引导后,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在仔细观察对比特色农业区域的各种因素后,进行了思考,总结出了农村发展特色农业的区位要求,合情合理地解答了笔者提出的问题,顺利地完成了此次课堂教学任务。笔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了教学效率,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 作业实践与检验,完善学生的学习不足

作业是检查学生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因此,在完成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后,教师需要布置课后或者随堂作业来巩固学生学到的新知识,在学生们作业反馈的情况中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学生弱点、完成学生学习不足之处。

如,完成了所有的教学活动后,笔者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探究《家乡的农业是怎样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农业的区位选择》相关知识,感知农业地域差异,并能够探究不同农业区域形成的原因。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乡土地理作业,笔者利用网络技术找到了白银地区草莓农业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假如你是白银区的一名农户,你要怎样做才能发挥出白银区农业地域特色和优势,建立一个草莓种植园?听到问题后,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在仔细分析白银区农业地域优势与缺点后,学生们仿照资料案例为白银区设计了一个草莓种植园。等到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时,笔者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些学生忽视了草莓种植的气候因素;有些学生设计的草莓种植园不合理;还有些学生没有考虑到白银区发展农业的优缺点。针对学生们出现的问题,笔者一一给出了修改意见,希望学生能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完善学习中的不足。学生们虚心接受了笔者意见,并及时改正错误,有异议的地方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完善了自己的作业设计方案。教师在教学活动时间中,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参与性;学生们通过分析教材案例,设计出了白银区草莓种植园方案,能活学活用地理知识,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发展了地理核心素养。

5 思维导图与转化,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地理教材的编写具有系统性,每一个章节内容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学生只有在学好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后面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只有关注地理学科内部关联性,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加强学生全局意识,才能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如,在引导大家运用农业区位选择分析白银区草莓农业发展因素时,笔者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张思维导图,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完成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处,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形成知识大框架。雖然是运用本课的知识点展开分析活动,但是,还是需要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在新旧知识点中建立联系,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虽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出现了很多问题,不是思维扩展的太广,在思维导图中填入了很多与农业区位选择联系性不强的知识点;就是有些学生仅仅回忆出《农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点,使得思维导图出现了很多空白。最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合理地填充了思维导图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根据思维导图内容分析草莓农业发展因素,完成教学目标。在本次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活动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回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最终引导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作为高中教学中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白银区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过程中,通过身边地理知识的搜集与展示,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857)“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林启福.析典型案例学农业区位——谈人教版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J].地理教育,2006(01).

[2] 李晓闯.浅析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的探究式学习[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3] 毛永海,梅桃源.5.2“农业的区位选择”[J].地理教育,2004(01).

[4] 孙军.浅谈区位理论的教与学[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8(0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浅谈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依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利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