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一年级特殊性的教学管理初探

2019-09-10 13:04林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特殊性幼小衔接

林娟

摘要:鉴于一年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的特殊性以及本地区的特殊性,一年级教学管理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把“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人际关系;认识角色任务,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纳入平时教学和管理中来。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殊性,教师“低姿态”教学;管理上,要树立多种意识,突出“家文化”——关爱学生。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 特殊性 幼小衔接 “低姿态”

人常说教育是一场修行,我觉得教育更是一个学习的心历路程。前几年带过幼儿园,近年来调到小学部教学一年级。正是这种特殊的教学的经历,让我对一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产生了思考。

一、一年级学生的特殊性

一年级的学生是刚刚结束幼儿园教育的一群年纪较小的儿童,一般在六周岁左右。(1)从生理角度看,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他们身高大致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18到20千克,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关节的牢固性较差;(2)从心理发育角度看,一年级学生由于小学一年级是打基础、发展学生智力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他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能够凭借事物形象、表象、事物联系,有一定联想,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知,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易于接触事物,但他们的的心智还不全面,情绪还不稳定,遗忘性也比较凸显。(3)从行为能力看,他们活泼好动,再加上年龄小,自控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喜欢疯闹,对自身行为后果缺少预见性。但是该阶段的学生模仿性很强,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非常依赖父母,对于父母和老师的评价非常在意。(4)本地区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由于各幼儿园教育理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本学区的孩子有的在幼儿园阶段接受过幼小衔接教育,有的则没有;而有的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教学严重,导致部分孩子在学习上有超前性,导致学情参差不齐等。

二、一年级要适当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在一年级要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工作,铺垫好幼小衔接,让学生从心理到习惯再到行为有一个渐次变化的过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后面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我之前也带过几年幼儿园,可以说对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有具体的较直观的了解,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首先在生活方面:幼儿园主要靠老师的引导和全方面看护,包括吃喝拉撒。但是到了小学不同,虽然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孩子更多的是自己要有主动性和能动性。

其次在课程方面:课程模式的转变很大,幼儿一日活动主要以游戏活动贯穿其中,在游戏的同时达到课程目标,主要是以孩子喜欢的、有趣的形式开展,时间上由最多的25分钟转变40分钟的课程。

第三在课间方面:幼儿园是没有所谓的下课,只要孩子在园一分钟,老师们都是全程参与任何活动,比如入厕、喝水等。而在小学孩子们是独立去解决这些生活问题。

建议: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一年级的幼小衔接不只知识上的片面衔接,更是学生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衔接。要把“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人际关系;认识角色任务,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纳入平时教学和管理中来。

三、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应“低姿态”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一般的精心备课以外,对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教学,应放低姿态(指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殊性的关注和照顾)来教学。具体来说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放低姿态进行教学:(1)在教学设计上突出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也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比如语文教学时,可以结合汉字的特点进行讲解,老师编故事、化儿歌,利用多媒体动画等增加趣味性,数学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动手能力等。(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中。一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不是很强,理性思维较为欠缺,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不要贪多求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能听懂,感兴趣,自然会慢慢形成良性循环,后面在慢慢增加内容;(3)在时间上要能及时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幼儿园的课堂时间一般在15——25分钟之间,而小学是40分钟,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点的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教师要抓住前半程20分钟教学。另外还要注意教学和活动相结合。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因而我们的课堂形式要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4)其他方面: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举办活动,让孩子有参与感,互相激励,增加感情等。

四、在班级管理方面,树立多种意识,突出家庭文化

一个家庭,有家长,有秩序,也有关爱。一个好的班级,就是一个好的环境,而好的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我觉得这几个基础性班级意识要慢慢竖立起来。(1)纪律意识:一年级的学生要面临着角色的在转变,一方面他们不管是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对家长还有很强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他们也要学着适应环境、和他人相处,要有社会意识和纪律性。因此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是有必要的,而且要反复教育,以致养成习惯。(2)荣誉意识:不管是个人荣誉还是集体荣誉,都要培养他们的荣誉意识。重视个人荣誉,就会在意自己的表现,珍惜荣誉;重视集体荣誉,也会注意自身影响并融入到班集体中来。还可以帮他们组成比较固定小组,加强合作,增强凝聚力。(3)竞争意识:当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班级能稳定而又有奋进,可以设计了一个“闪烁之星”活动,其中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纪律之星、劳动之星,通过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评选“小达人”,胜出者把自己的照片贴在对应的星星上。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激励他们都能认真去做好每件事,即使没有评选上的同学也不放弃,因为还有机会在“小火车跑得快”环节胜出争取学期奖状的机会。在设计时要顾及公平性,给每一个孩子参与的机会。(4)团结互助意识:在学习上可以采用了帮扶政策——“手拉手”活动。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一些学习弱的。此活动的开展收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在这个过程中帮扶人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学会了合作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受帮扶的孩子也慢慢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技巧,收获了关爱。

无论什么样的活动或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作为老师我们要爱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爱,这种爱是教师职业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是永恒不朽的师魂,是师德集中表现,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爱生如子,不仅要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他的心理和未来。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学会进行角色转换,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更要成为学生的呵护者、引路人,在学生的“这一站”站好岗,铺好路。

参考文献:

[1]尹得利.浅谈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的体会[J].学苑教育,2012(15):30-30.

[2]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一年级学生特殊性幼小衔接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防治结合 消灭错别字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论新建神佛造像在城市雕塑中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