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进策略

2019-09-10 07:22张璐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评判新课程生活化

张璐

摘  要:小学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重要开展项目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教学生活化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小学生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所以此阶段老师的引导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长远的影响。同时数学作为小学生最早接触的理科课程,对于构建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方法拥有直接的影响。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着手推行教育课程改革,并且在许多推行地区取得了不错的效益,许多教师都能深入理解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且在教育理念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观念转变。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加上师资力量匮乏,课堂教学始终是严重的一对多教学模式,因此数学教育生活化推行的成效相对缓慢。尤其是在大部分刚刚实行教育课程改革的偏远地区,其推行进度更加缓慢,一些地区甚至将“生活化”作为了一句应景摆设的口号。因此目前数学教学生活化局势并不乐观。

(一)局限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的现象,在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回答的权利,老师与学生缺乏足够的沟通,导致课堂氛围单调,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连锁问题的发生。究其原因,还是与教学群体的思想观念有关。

传统教育下“严师”的形象维护。尊师重道是我国千年来的文化核心,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教师多被塑造成不苟言笑的“严师”的形象,而受到该文化影响的老师也就习惯性地在学生面前保持一副不可侵犯的冷漠形象。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还坚信“严师出高徒”,显然,这部分老师会错了意。“严”指的是严格的要求,而不是严厉的外表,因此,拥有这样思想的老师是时候转变一下的观念了。

对学生的错误要求。在我国的传统课堂上,学生被要求的就是安静守纪,诚然,这个要求本身没有错,它对于维持教学的良好秩序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老师长期与学生缺乏互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不会有任何发言。更让人误解的是,老师夸赞这部分安静不发言的学生后,长期以来,学生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安静地被动接受知识就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因此即使在实行课改以后,即使老师与学生举手互动,也多半会遭遇“冷场”的局面。所以这也是课改难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单一的评判标准

评判标准的建立,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每次学生参与回答,老师多半会以“对”和“错”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全是或者全否的评判,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解答问题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分数不择手段的追求。在传统应试教育中,分数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的确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惯性思维高智商人才,然而缺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的诟病也为社会上的一些企业所抨击,这也是大学生毕业后与社会需求的鸿沟所在。因此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个弊端,必须从小学的教学中就要抓起,塑造多方面的评判标准才是上上之策。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进策略

(一)合理引用生活素材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合理引用生活素材。和大人已经建立的抽象思维不一样,小孩子对形象事物的接受力更强,因此引进生活中的形象素材,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通过对形象事物的探索和认知,引导孩子们逐渐建立抽象思维。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为孩子们展现抽象建模的具体过程,一旦孩子开始对此过程有了认知,那么他就会有足够的内驱力自己探索。这就是所谓的学习兴趣,它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比如大家熟知的乘法表都是靠背誦,假如先不给孩子看乘法口诀表,只告诉孩子“乘法就是几个相同的数字加起来”后,让孩子在加法的基础上制作“乘法口诀表”。在多次计算中,或许孩子们就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也许老师自己都不知道9*9的结果是孩子将9*3的结果加了三次算出来的。这说明孩子早已深入理解乘法的内涵,这对于学习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

另外,在介绍新名词时,合理引用生活化素材也能有效减少学生的不适应感,加快学生的接收速率。

(二)引导认知数学魅力

数学的美,是和谐的美、统一的美,是抽象与创新的美,是一种自由想象与现实逻辑结合的美。古今中外,包括毕达哥拉斯、罗素、哈代以及中国的华罗庚等许多数学家都表达了对数学美的赞美。

小学阶段是建立抽象思维的启蒙阶段,和小孩子已经认识的形象世界不同,抽象世界又是另一个崭新的世界。如果在这个时候为接受能力强得小孩子突然敞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那么或许会得到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结果,就好比历史上的高斯在小学时就解决了十七等分圆的历史性难题。

为了充分释放数学的魅力,一定要结合实际加以阐述,如果过于空泛,孩子会低估数学的现实价值,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者的指引作用,善于听取孩子的解答过程,而不是单纯追求结果。另外,将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所蕴含的数学美挖掘出来,比如流线型的飞机外形、棱角分明的创意建筑等,这无一不是人类数学的智慧结晶。所以多留意孩子兴趣,跟着孩子兴趣走,才能让他的思维跟着你走。

参考文献:

[1]黄德铭,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都市家教月刊),2016(6),47-52.

[2]丁果,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进策略,(科学导报),2016(10).

[3]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180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7,10,1,313-367.

猜你喜欢
评判新课程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星与花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