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颗手作点心开始,注入温度与美好……

2019-09-10 07:22丛影
美食 2019年8期
关键词:手作书院果子

丛影

和果子是日本糕点和糖果的统称。日本遣唐使将中国唐代的饮茶文化和糕饼技艺带回日本,深受贵族阶层的喜爱,逐渐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糕饼技艺的代表,便是“和果子”,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唐果子”。经过千年的演进,无数技师的传承和创新,和果子成为茶道中精美不可或缺的茶食。更由于其食材新鲜,无防腐剂,食用期仅两日,在日本甚至每月都有对应的品种,成为送礼的佳品。

人们可以从名、形、色、味四方面领略和果子的意趣。

其名,“海明月”、“归去来”、“松风月”、“满中庭”……如此风雅诗意的名相,让人聆之欲醉。

其形,或枫叶、或银杏、或桔梗、或樱花、或垂柳银丝、或玉兔酣眠……如此生动精致的形貌,让人观之生喜。

其色,淡红、薄绿、浅紫、轻粉、素黄、幽蓝……琳琅丰富,却不浓烈夺目,素洁清雅,让人望之近禪。

其味,红豆西梅、沙奶香椰、五谷鲜果……入口或清甜或绵密、或香脆或软糯。味蕾的丰富触感,让人品之感怀,享受小小果子所赋予生活的美好。

每一颗和果子就像注入了灵魂。轻轻端于掌心,于静谧间散发着由内而外的生动精妙,美好得让你不忍食用。

南京澄观书院从5月份开始举办和果子手作系列体验活动。7月7日在老门东宽渡四合院里,第三场和果子手作雅聚“感受美好就在你身边”于简淡舒心的氛围中温馨地进行着。16位女性1位小朋友用自己的巧手,为每一颗精致的和果子注入爱的温度。食物和情谊不可分,书院特意为当天过生日学员准备了鲜花蛋糕;有半年未见的闰蜜借此相聚,互诉深情;有一对来自芜湖的闰蜜,带着自做的和果子心满意足地赶火车回去;有百忙中的姐妹同来享受浮生偷闲的快乐;还有妈妈特意为女儿安排的此次暑期活动,让女儿多看看生活中的美好……现场充盈着暖人心扉的温情!

而这温情满溢之处,便是澄观书院——以发心普及和推广文化为宗旨,让每一个渴望了解和学习不同文化与技艺之人都能于此圆梦。

在这一隅古典雅致、静谧清逸的空间,涉及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各类精品课程和趣味雅聚活动次第开展,包括工笔画、古琴、花艺、书法、茶饮、手作、读书会等各种项目。如夜来幽昙,静默绽放,在老门东川流的喧哗中,似隔绝了世俗的尘嚣,紧守着本心所念的一方净土。

我们见过书院创办者兼山长——莲心女士。这是一位博学健谈的女子,醉心于传统文化艺术,却又绝不矫揉造作。在她身上看不到伤春悲秋无病呻吟,反于其眉宇言谈之间,透出一股英飒之气。

她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在漫长历史变迁中经历了各种动荡、波折、断续。有些内容幸存延续了下来;有些则湮灭于历史长河中断了传承。正是由于对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这份痴迷、对已经断承绝续的内容只留雪泥鸿爪于暗黄古籍中的那份遗憾,以及对当下尚存却气息奄奄濒临绝迹的所谓“非遗”的一份心痛,她才有了创办澄观书院的想法。了解和学习祖先的优秀文化遗产,从任何时间开始都不晚!

莲心女士希望,以澄观书院为媒介,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和技艺。她坚信,只有接触,才能了解;只要了解,自会爱上;爱上了,才有终身学习的动力,也才能在每个人内心播撒下传承的种子;进而将传统文化之美融入生活日常,艺术地活着。

由一场手作活动开始,来这里感受文化气息浓厚的氛囝,就如同从自己手里诞生出的和果子,来澄观书院的每一次学习都承载了我们对文化的热爱与延续,与之伴随的还有融入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猜你喜欢
手作书院果子
手作上集 当代感物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果子的滋味私厨
果子和她的+1
一颗滋味果子
一物一念 手作舒本
《亲切的手作美食》